天氣逐漸轉涼,孩子們都穿上了長衣長褲來抵御秋天的寒涼。兒科門診上的小病號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腹瀉的孩子越來越多。引起腹瀉的原因多種多樣,從醫學上講,可以是病毒也可以是細菌。夏季細菌性腹瀉多見,秋冬季節病毒性腹瀉多見。比如說秋季腹瀉,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一種腸炎,在秋冬季節(10月至次年2月)高發。
小兒秋季腹瀉因其在秋冬季節發病率高而得名
主要侵犯對象是6~24個月的嬰幼兒。主要經糞口傳播,如果孩子的奶具或食物不干凈,或孩子有吃東西不洗手、咬手指頭等習慣,很容易使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從而導致腹瀉。
孩子感染輪狀病毒后
最初往往出現感冒的癥狀,如發熱、流涕、打噴嚏、鼻塞等。這時家長會誤認為孩子感冒了而服用感冒藥。但隨后孩子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并逐漸加重,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每天3~10次不等。由于嘔吐、腹瀉,孩子可以出現脫水的癥狀,如尿量減少,哭時少淚或者無淚,皮膚粘膜干燥,囟門、眼窩凹陷等等。
秋季腹瀉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自然病程在3~8天,平均在5天左右。由于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療,應當合理的應用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制劑和粘膜保護劑。對于病情較輕,沒有脫水癥狀或者脫水癥狀輕的患兒,家長可以給孩子服用思密達(蒙脫石散)和口服補液鹽來治療,這兩種藥在藥店都比較容易買到。但是對于脫水癥狀嚴重的患兒,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靜脈補液治療。中藥治療秋季腹瀉有較好的臨床療效,許多臨床研究報道中藥治療效果優于思密達,在改善癥狀和縮短病程方面療效顯著。
預防秋季腹瀉
主要是防止“病從口入”,提倡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時,應注意食物的干凈及新鮮,不要給寶寶吃儲藏太久的食物和水,盡量少吃生食。寶寶的奶具、玩具要經常消毒,父母下班后,要洗手、更衣后再親近寶寶。另外,室內要保持通風,避免帶寶寶到人多的地方去。在每年的7~9月,秋季腹瀉流行季節來臨以前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不失為預防秋季腹瀉的好方法,防病率可達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