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心臟病在日常生活中發病率極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進行良好的預防手段,完全取決于了解疾病常識的程度有多少,重視它的程度有多深,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然而心臟病更是如此,復發性很高,了解常識非常有必要。那么下面由專家進行相關知識的詳細講解:
為了減肥、睡懶覺或趕時間,很多人都把早餐給省掉了。雖然很多人知道,經常不吃早餐易患膽結石,不吃早餐會致血液黏稠記得小時候父母經常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頓飯。的確如此,重慶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主任譚建聰表示,一頓健康的早餐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如果一個人經常不吃早餐,其危害非常大,不僅容易患膽石癥、胃病,還容易患心腦血管病,這是因為人在一夜的睡眠中,因呼吸、排尿等顯性或非顯性發汗,使水分大量失去,如果不吃早餐或不飲水,可導致血容量減少,血液黏稠,血小板集聚性增加,微小血栓容易形成,容易堵塞心腦血管而致病。
增患肥胖等心病危險因素專家答疑,經常不吃早飯的人還可能因肥胖、高膽固醇等引發心臟病。的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吃早飯的人,他們在午餐時暴飲暴食能吃一天的食量,結果體重反增不減,一體檢,膽固醇還偏高。這類人雖然不吃早飯,但他們可能進食多糖零食,導致肥胖、腹部脂肪堆積和高膽固醇,而這些都是心臟病危險因素。
心臟病患者要放寬心境,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對待疾病。此外,平時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及適量的體育運動,也有助于改善心情,控制病情。病人家屬也應多疏導、鼓勵、安慰并理解患者,幫助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再有,患者還可參加一些心臟病專題講座,了解心臟病及其并發癥的基本知識和應對措施,糾正錯誤認識及不良行為。當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難以排解時,應及時到正規的醫院診斷檢查,避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