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cerebral haemorrhage)是指腦實質內的出血,因出血部位不同
可分內囊、橋腦、小腦和腦室出血。常因勞累、精神緊張等因素誘發,約半數病人在病后一周內死于腦疝。
[病因]
(1)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為最常見的原因。
(2)腦血管畸形,腦血管瘤破裂。
(3)顱內腫瘤出血如原發性腫瘤(多形性膠質細胞瘤),或繼發性腫瘤(絨毛膜上皮瘤)。
(4)腦型肺吸蟲病。
[臨床表現]
(1)內囊出血
急性起病,迅速出現劇烈頭痛、頭暈、嘔吐、昏迷、對側肢體完全弛緩性偏癱,常伴有頭和眼轉向出血的病灶側、呈“凝視病灶”狀和“三偏”癥狀,即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和偏盲,此稱為內囊損害三偏綜合征,另外病側瞳孔放大。
(2)橋腦出血
起病急,意識很快喪失呈深度昏迷,伴有嘔吐、高熱,病灶側面肌周圍性癱瘓,對側肢體呈中樞性癱瘓,頭轉向病灶側,雙側病理反射陽性,雙側瞳孔極度縮小,呈“針尖樣”。
(3)小腦出血
起病急,病人突然出現后枕部疼痛,常伴眩暈、頻繁嘔吐及共濟失調、腦膜刺激征陽性且很快進入昏迷。
(4)腦室出血
常有躁動不安,昏迷逐漸加深,呼吸不均勻,體溫時高時低,兩上肢屈曲,雙下肢伸直,軀干可呈角弓反張,有時出現肢體抽動及瞳孔縮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