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可由心臟手術、心導管檢查、嚴重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感染、缺氧、電解質紊亂等原因引起。但不少病例其病因不易確定。
1.冠心病:心肌梗死在ccu病房監測的檢出率為6%~40%。檢出率受心肌梗死病程的影響,如在發病2~12h檢出率占71%,2周后檢出率僅為10%~15%。在發病24h內檢出率占27%。約2/3的患者呈反復持續發作,持續發作時心率多為150~250次/min,心率為150~200次/min的占70%,心率>200次/min者并發心室顫動的發生率為50%。廣泛前壁心肌梗死者并發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率達75%。急性心肌梗死后1年內發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者約為30%;在以后的15年內,年發生率基本保持在3%~5%。
發生機制是折返激動:①用程序期前刺激能重復地誘發和終止持續性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有自發傾向者誘發率可達95%。在表現為心臟性猝死的冠心病患者,54%誘發出持續性單形性室性心動過速,30%誘發出持續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②誘發不需依賴異丙腎上腺素靜脈滴注的作用。③誘發時刺激的配對間期與第一個室性心動過速的搏動間期呈反比關系。④誘發需要有緩慢傳導存在。⑤心動過速對期前刺激和超速起搏有反應。⑥以高密度手術標測中顯示的激動順序符合折返激動。心室晚電位陽性者占80%。
2.擴張型心肌病: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率為26.3%。發生機制有兩種:①微小折返:由于心肌病變及纖維病變,導致心肌的激動折返系微小折返。②束支折返:約1/3患者是心室的激動通過一側的束支逆傳經希氏束至心房,途中又由希氏束經另一側束支再傳回至心房,系束支-束支折返,此稱束支折返型室性心動過速,已不屬本型室性心動過速。擴張型心肌病者用程序刺激誘發出持續性單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的不多,而誘發出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者達81%。對本病患者已有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史者,用程序刺激可有50%發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晚電位陽性者約占30%。
3.肥厚型心肌病:有一組報告,115例本病呈現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患者,其以后發生的心律失常事件(指發生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或心臟驟停)的發生率并不明顯高于115例肥厚型心肌病動態心電圖檢查無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
關于該病的治療,對有器質性心臟病或有明確誘因應首先給以針對性治療;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發生非持續性短暫室速,如無癥狀或血流動力學影響,處理的原則與室性期前收縮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