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60例患兒中男 36例,女24例,其中足月兒45例,早產兒15例。<24h6例,24~48h30例,<4d4例,≥4d20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30 例,胎頭吸引助產10例,剖宮產12例,臀位產6例,產鉗助產2例。新生兒蒼白窒息4例,青紫窒息10例。均有嘔吐,確診為新生兒咽下綜合征。
1.2 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
取5%碳酸氫鈉溶液12ml加生理鹽水18ml配制成2%碳酸氫鈉溶液30ml,用注射器通過置入的胃管吸盡胃內容物后,注入2% 碳酸氫鈉溶液10ml,保留2~3min,吸出灌入的液體,如此反復灌洗直至洗出液澄清為止。12h內嘔吐停止予洗胃1次,如仍嘔吐者,可再洗胃1次。洗胃1~2次后,嘔吐立即停止16例,12h內停止24例,24h內停止20例。平均住院4d,全部治愈出院。
2 護理體會
2.1 嘔吐的觀察及護理
咽下綜合征患兒若護理不當,嘔吐物容易吸入氣管而引起窒息死亡,因此,應特別注意觀察嘔吐物的性質、次數及發生的時間,通過觀察發現咽下胎糞、羊水所致的嘔吐特點是:未哺乳即有嘔吐,哺乳后嘔吐增加。嘔吐物分別為黃色、白色、咖啡色濃稠粘液。為此,我們采取了將患兒上半身抬高,頭偏向一側或向右側斜臥體位,無1例發生窒息。
2.2 置胃管洗胃
洗胃不僅可中和分泌亢進的胃酸,還可起到清洗胃壁,預防感染的作用。本組60例患兒接診后,在保暖的前提下,全部采用了置胃管洗胃。60例中40例洗胃1次嘔吐停止,20例洗胃2次嘔吐停止。其中15例患兒未使用抗生素治療,臨床觀察無感染征象。注意插管時動作要輕穩,避免損傷食管粘膜;胃管進入胃內后,接注射器抽吸,抽出胃液后方能注入洗胃液;每次灌注量不能超過10ml,避免灌注量過多,液體從口鼻腔涌出引起窒息。
2.3 觀察呼吸、面色、神志、心率的變化
由于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置,故嘔吐物、胎糞、羊水從胃食管返流到口腔,雖大部分流入口腔,而小部分卻因會厭關閉不良而流入氣管內,導致新生兒嚴重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為此,要注意觀察患兒的呼吸、面色、心率及神志的變化。若患兒在發生嘔吐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呼吸急促、面色發紺、煩躁不安、心率增快等,應進行急救處理,避免延誤病情。
2.4 禁食、補液
嘔吐嚴重者一般禁食6~12h,給予靜脈補液以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但必須注意控制輸液速度不能過快,以保證液體量在24h內勻速輸入。因新生兒對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調節功能差,對鈉和氯的排泄功能低,如氯化鈉入量較多,易出現水腫;如氯過多,易引起酸中毒。由于新生兒生理特點,液體療法應慎重,滴入速度宜慢,一般不超過 10ml/(kg.h)。
2.5 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癥
加強口腔護理,保持臍部、皮膚的清潔干燥,注意保暖,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