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萎縮疾病是哪部疾病中比較多發的一種,治療腦萎縮的方法與很多,由于手術治療方法風險較大,很多患者選擇保守治療方法,針灸是治療輕度腦萎縮常用的方法,即通過在選定的穴位進行針刺或針灸,同時按照中醫辨證施治理論采用恰當的手法,以達到調節患者機體的陰陽平衡,疏通經絡,開通腦竅,促進輕度腦萎縮患者康復的目的。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關于腦萎縮疾病的針灸治療方法介紹。
針灸具體治療腦萎縮的方法如下:
1、腎精不足型以補益腎氣、益精填髓為主要治法。
針灸選穴:主穴--百會(或四神聰)、太溪、命門、腎俞。
配穴:關元、脾俞、復溜、陰陵泉。
治療方法:百會平刺,勿提插,多捻針、留針;關元可用灸補法;余穴均用補法。
2、痰蒙腦竅型以健脾化痰、益腦開竅為主要治法。
針灸選穴:主穴--豐隆、脾俞、神門。
配穴:曲池、百會(百會【譯】:人體穴位,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陰陵泉、風池。
治療方法:脾俞用補法;百會只捻轉,不提插;其余穴位用瀉法。
3、氣血虧虛型以補益氣血、養血健腦為主要治法。
針灸選穴:主穴--足三里、三陰交、血海、脾俞。
配穴:腎俞、胃俞、關元。
治療方法:關元可用灸法或溫針灸,余穴以補法為主。
4、瘀阻腦絡型以活血化瘀、通絡開竅為主要治法。
針灸選穴:主穴--風池、太沖、血海。
配穴:百會、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治療方法:神門、足三里、三陰交用補法;百會只捻轉,不提插;其余穴位用瀉法。
溫馨提示:腦萎縮的護理包括增強病人的定向力,若定向力障礙嚴重時,應避免單獨外出;增進認知活動,努力恢復以前的生活經驗和能力。多讀書、多看報,經常參加集體活動,加強患者的營養、改善營養狀況,保持膳食平衡和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腦萎縮診斷與治療》、《慢性頑疾的中醫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