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就是心跳或脈搏的節律不正常,以往人們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忽略心臟跳動的異常問題,但不知該病是有猝死危險的。竇性心律不齊在兒童、青少年中最常見,在成年人中也不少見。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比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清楚,常見于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或與使用藥物有關。
導致心律不齊的六大誘因
1、酸堿平衡失調
若體內電解質或酸堿平衡失調,也可造成心律失常的狀況。嚴重低血鉀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而導致心室顫動。嚴重酸中毒可直接抑制心肌而使收縮無力,并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降低,導致心臟驟停。嚴重高血壓、低血鈣,可使心肌收縮力減弱,產生室內傳導阻滯而導致心臟驟停。這種心律失常的原因比較常見。
2、藥物、煙酒
如果先前服用了一些對心功能有影響的藥物的話,也有可能導致心律不齊。如一些腎上腺藥物有可能影響到內分泌功能,進而影響到正常的心率。香煙中的有毒物質對于心肌纖維造成的傷害也是此病的一個誘因。酒精造成的神經興奮也會造成這種情況。
3、精神心理
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對于內分泌系統造成影響并產生神經刺激,也會產生心律不齊的情況。保持平和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也是預防心律不齊的關鍵。
4、不良生活行為
如作息不規律、吸煙,常喝濃茶和咖啡、酗酒等,這些生活行為偶爾為之并不要緊,一旦日積月累,形成了習慣,就有可能引發早搏、心動過速、心律不齊等。
5、心臟病變
如果患有一些心臟病變,如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缺血、感染性心內膜炎、先心病等,受到這些致病因素的傷害之后,引起的心功能異常也往往會導致心律異常。所以對于患者的治療也要查明是哪些心臟病變引起的,從而針對其原發病進行治療。
6、內分泌因素
患有一些慢性疾病,患者的內分泌受到影響而出現內分泌紊亂的話,往往也會影響其心率。新陳代謝異常導致的電解質失衡,也會導致內環境的異常而影響正常的心功能。因此對于患者的治療也要糾正內分泌紊亂的情況。
溫馨提示:飲酒要注意量,每人每天不應超過300毫克。酗酒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即使是適量飲酒,也有可能大量消耗人體內鎂和鉀的貯備,從而增加出現心律不齊狀況的可能性。因此酗酒者患嚴重心律不齊并猝死的幾率,比普通人要高出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