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手術治療有哪些方法呢?臨床一般認為小兒腦癱病兒3-5歲前需進行腦癱手術治療,這個時期應采用訓練療法,多數病兒可獲得較好的效果而免于手術,肌腱移植術要慎重,好在生長停止后進行。但對手足徐動型嬰兒腦癱患者,為抑制不隨意運動,防止足外翻而做肌腱固定術,應早期手術治療。否則難以得到理想效果。
1、神經系統的手術
(1)對于手足徐動癥型的病人,可考慮作脊神經前根切斷術。動斷頸3~胸1的脊神經前根,可使上肢所有的動作完全喪失。但不影響感覺功能,對某些病人可能有好處。
(2)對伴有嚴重癲癇的痙攣性偏癱患者作大腦半球切除術,可以減少其發作的次數以及嚴重程度,便于病人接受訓練。
(3)對嚴重的手足徐動癥型腦癱,可做蒼白球破壞術,有一定的療效。以上三種手術均為毀壞性的,必須嚴格掌握指征,不得輕易進行。
(4)周圍神經切斷手術。常用截一部分或整枝支配某一過度痙攣的肌肉的神經,使該肌肉松弛。這種手術更多的應用在下肢。
2、肌肉和肌腱的手術
(1)肌腱切斷技術市場或肌腱延長術:對痙攣的肌肉施行肌腱切斷技術市場或延長術,可減輕其機械性強力收縮,并改善其肌力平衡。
(2)肌腱移位術:在某些部位,把加重畸形的肌肉止點轉移到新的止點,可以改變其功能,即把加重畸形的作用力改變為糾正畸形的動力。
3、骨與關節手術
(1)骨延長術或縮短術,糾正下肢不等長。
(2)截骨術,包括楔形截骨及旋轉截骨術以糾正畸形。
(3)關節固定術,固定關節于功能位,增加穩定及改善功能。
溫馨提示:腦癱手術治療過程中,如果矯形手法操作過急、范圍過大,就可能引起肌肉反射性痙攣,導致肌肉撕裂、韌帶損傷,甚至出現撕脫性骨折。所以治療腦癱一定要一步一步的進行,不能過于急切。在腦癱的治療過程中,患兒躁動是導致皮膚擦傷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現,應停止腦癱的治療,局部根據傷情酌情做清創、包扎或藥物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