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5月19日是世界殘疾人日,在這里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身患殘疾的他們,幫助他們早日走出病痛的折磨,走出心靈的傷害。小兒腦癱患兒作為一個弱勢群體,也在飽受著折磨。腦癱不僅給患兒及家長帶來了精神痛苦,還給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那么,在這里我們請問下尹主任,腦癱是指孩子癱瘓嗎?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專家尹忠民
尹忠民: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指胚胎三個月期到出生后一個月內,尚未發育成熟的大腦受損傷后的后遺癥,其表現較復雜,在不同時期表現也不同。新生兒期表現為不明原因的哭叫,睡眠過多或過少、易受驚嚇,嬰兒時期癥狀則逐漸明顯,表現為不能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智力行為和功能狀態,如不會走、不會站、不會坐等。
主持人:那么,都有哪些原因會引起腦癱呢?
尹忠民:導致腦癱的因素有40多種,其中包括早產、出生時嬰兒體重低(體重越低患腦癱的機率就越大)、缺血、缺氧、產傷、黃疸、先天性腦發育畸形、感染因素等。
主持人:目前,腦癱發病率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尹忠民:這里要說明的是,不同國家數據資料不同,基本在1-5‰之內,多數數據資料為2-3‰,我國為1.5-1.8‰,現有的腦癱患者在600萬左右,其中小兒腦癱在300萬左右。
主持人:小兒腦癱患者有哪些癥狀表現?
尹忠民:根據不同的癥狀腦癱可分為:單純痙攣性腦癱、手足徐動性腦癱,失活性腦癱、功能失調性腦癱、混合性腦癱,其中單純痙攣性腦癱最多,占55%,主要表現就是肌張力高,站立時腳趾著地,腳跟不著地,走路時出現剪刀步,患兒雙腿僵硬,向左右分開較困難,而且膝關節也很僵硬,活動踝關節時有踝震攣。患兒雙下肢內側肌肉肌張力高痙攣,靜止時也呈雙下肢交叉狀態,走路時呈剪刀步,大腿后側肌肉痙攣,表現為腳跟不能著地,走路時腳尖著地。
主持人:尹主任腦癱的發病率如此高,我們應該怎么預防呢?
尹忠民:臨床研究預防腦癱最重要的是走三步曲:1)有不明原因的流產、早產、死胎及新生兒死亡史。2)大齡孕婦(35歲以上)或男方50歲以上。3)孕婦智力低下或雙方近親有癲癇、胎兒腦癱及其它遺傳病史。如果懷孕早期發現胎兒異常,應盡早終止妊娠。其實預防腦癱還有很多方法,只要每一個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疾病就不會纏身。
主持人:許多家長很疑惑說:為什么孩子出生時很健康,年齡稍大點就出現了腦癱疾病呢?
尹忠民:孩子患腦癱的時段是出生前、出生時、出生后,后天造成孩子腦癱的原因有:孩子大病比如感冒高燒沒有及時的降下體溫,就很容易造成大腦缺氧不運轉,因此演變為腦癱。或者是出車禍、頭部受過嚴重的創傷等等。
主持人:我們知道患腦癱孩子現在越來越多了,難道會遺傳嗎?
尹忠民:針對這一問題,科學家已經研究證明,遺傳的幾率很小,幾乎不存在,而且還發現,兩個腦癱患者結婚生下的孩子比正常人的孩子還要聰明,即使這樣大家也要注意,比如患者智商低下,生出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也會變智力低下,因此遇上這種情況,我建議家長們帶孩子上正規的醫院做一下婚前檢查,保證下一代的健康。
主持人:尹主任許多家長很疑惑問:什么樣治療方法才能徹底治好小兒腦癱?
尹忠民:腦癱早在很早以前就出現了,但一直都沒找到治療的方法,這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3醫院成立了,眾多權威專家齊聚哪里,率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立體定向生物療法、設備打破了腦癱不治之癥的說法,從此腦癱患兒得到了醫治。在這里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看病一定要去正規的醫院,尤其是對于腦癱這種疾病。
主持人:這次的專訪尹忠民尹主任為我們講述了腦癱的原因、癥狀、治療……希望家有腦癱患者的家長們,能早日找到正規的醫院,幫助孩子得到最好的治療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謝謝尹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