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性癱瘓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個月內,各種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簡稱腦癱。其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感知異常等。常致終生傷殘,影響正常生活。因此對于該疾病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只有這樣才能盡早恢復身體健康。
腦性癱瘓的中醫辨證論治方
1.元氣不足證
[證候]神氣怯弱,表情呆滯,形羸自汗,不語少言,耳失聰,目不明,肢體拘攣不用,關節屈伸不利等。舌苔白或舌體胖,脈細無力。
[治法]大補元氣,疏經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湯加減。主要藥物:黃芪、當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等。
2.瘀血阻絡證
[證候]面色晦暗,肌膚甲錯,青筋暴露,筋脈拘急,上肢屈曲,下肢僵直或伴有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細而澀。
[治法]活血化瘀,通經開竅。
[方藥]通竅活血湯加減。主要藥物:桃仁、紅花、赤芍、老蔥、麝香等。
3.真陰耗損證
[證候]神倦乏力,腰酸腿軟,健忘失眠,煩急易怒,盜汗便干,手足心熱等。舌紅體瘦或有裂紋,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益氣,溫通筋脈。
[方藥]補益地黃丸加減。主要藥物:鹿角、肉蓯蓉、巴戟天、菟絲子、桂心、熟地黃、牛膝、木瓜等。
4.脾氣虛弱證
[證候]面色萎黃,倦怠懶言,四肢痿弱,手不能舉,足不能立,咀嚼無力,食少流涎,大肉陷下等。舌質淡,舌體胖邊有齒痕,脈細而弱。
[治法]益氣健脾,升陽通絡。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主要藥物:黃芪、人參、白術、升麻、柴胡、當歸、甘草、陳皮等。
腦性癱瘓的中醫經驗方
1.腦癱方
[藥物組成]制黃精、丹參、黑芝麻、核桃肉、豬脊髓、兔腦髓、枸杞子各60克,黃芪、杜仲、山楂、懷山藥、牛膝、桑寄生、山茱萸各30克,熟地黃、黃柏各24克,當歸、炙甘草各15克。
[功效]滋補肝腎,強筋健骨。
[用法用量]上藥煎汁去渣,濃縮,加蜂蜜收膏,每服一匙,每日3次。
2.三甲鹿茸散
[藥物組成]制鱉甲15克,制龜板15克,炮穿山甲15克,雞內金15克,炒白芍15克,砂仁3克,番瀉葉0.5克,鹿茸末3克。
[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壯骨。
[用法用量]共研細末,每服一克,每日3次。
3.調氣和血湯
[藥物組成]黨參、丹參、赤白芍、淮山藥各12克,川牛膝、木瓜、五加皮各10克,甘草3克。
[功效]調氣和血。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煎取汁3次,分3~6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