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衰竭患者的是一種很難治愈的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傷害。在早期的癥狀不是很明顯的,為此,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早期腎衰竭的檢查診斷,希望能對患者的康復帶來很好的幫助。
第一:胃腸道癥狀,很多患者一開始表現為食欲不振,不想吃飯,慢慢的出現口中有氨味、惡心、嘔吐等,以至最后出現消化道潰瘍、出血。
第二:心血管和肺癥狀。臨床主要包括高血壓和左心室肥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動脈粥樣硬硬化及后期的尿毒癥肺炎。
在這里主要談一下臨床常見的腎性高血壓的發生機制:
腎小球病常伴有高血壓,慢性腎衰竭患者90%出現高血壓,持續存在的高血壓會加速腎功能的惡化。腎衰竭病人應該科學的了解早期腎衰竭的癥狀有哪些,才能及時準確的發現病情,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腎小球病高血壓的發生機制:
1、腎素分泌增多:腎實質缺血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分泌增加,小動脈收縮,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腎素依賴性高血壓;
2、鈉水潴留:由于各種因素導致鈉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引起容量依賴性高血壓。
3、腎小球病所致的高血壓多數為容量依賴性高血壓,少數為腎素依賴性高血壓。但兩型高血壓常混合存在,有時很難截然分開。
4、腎實質損害后腎內降壓物質分泌減少: 腎內激肽釋放酶-激肽生成減少,前列腺素生成減少,也是腎性高血壓的原因之一。
第三:血液系統的表現,大部分為正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主要包括三方面:貧血、出血和部分患者白細胞的下降。
貧血與出血的原因:
(1)貧血,原因有很多,主要是:
1、體內缺乏蛋白質;
2、腎臟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
3、鐵攝入不足;
4、腎衰時紅細胞生存時間縮短;
5、葉酸缺乏;
6、以及頑疾腎衰尿毒癥患者頻繁的抽血化驗;
7、尿毒癥毒素對骨髓的抑制。
(2)出血,表現為皮膚淤斑、鼻出血、月經過多、外傷后出血不止、消化道出血等,原因主要為,出血時間延長、血小板第三因子的活力下降、血小板聚集和粘附能力異常、凝血酶消耗過程的障礙等引起凝血障礙所致。
第四: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臨床主要包括
1、鉀的平衡失調。
2、鈉水平衡失調。
3、磷和鈣的平衡。
4、代謝性酸中毒。
綜合以上就是為大家簡單講述的早期腎衰竭的檢查診斷,希望能對患者的康復帶來或多或少的幫助,使患者能夠擁有健康身體,過上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