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抽搐又稱面肌痙攣,發病原因不明,可能是面神經通路上某些部位受到病理性刺激而引起異常神經沖動所致,故又稱原發性面肌抽搐。
面肌痙攣多為中年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最早及影響最嚴重者為眼輪匝肌,逐漸影響到同側面部的其他肌肉。表現為而肌不隨意、陣發、節律性抽搐,嚴重時呈痙攣或強直性發作。可有數天至數月間隙期,間隙期內如正常人。
面肌痙攣的誘發因素為膝狀神經節受到病理性刺激(面神經損傷),精神緊張、疲勞、面部隨意主動、用眼過度等。要循循誘導,怡養情志,以配合治療。
面肌痙攣的預防
1、保證充足的睡眠,并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2、高危人群要特別注意,比如以前有過面肌痙攣史的病人,熬夜人群,或是耳后疼痛明顯的病人等,都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響導致發病。
3、要注意保暖,外出戴帽子、口罩等。開車或坐車時,最好不要搖下車窗,應把窗戶關緊。寒風如果長時間直接吹拂面部,面部會因過冷刺激引起局部營養神經的血管痙攣。
4、心情要放寬松,不要過度勞累,特別是不要熬夜。
5、可以每晚用熱毛巾敷臉,加速面部血液的流動,保持頭部的溫度。
6、多做功能性鍛煉,如:抬眉、鼓氣、雙眼緊閉、張大嘴等。
7、減少熬夜的次數和事件,加班加點等。過度疲勞可誘發痙攣發作。工作壓力過大而引起的情緒問題也可誘發痙攣發作。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飲食
多食新鮮蔬菜、粗糧如黃豆制品,忌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易消化,熱性補藥,熱性食物,煙,羊肉、狗肉,帶魚,白酒、大蒜、大蔥、海鮮、麻辣火鍋、濃茶咖啡等。
2、理療
注重面部保暖,用毛巾浸熱水(約70攝氏度)后濕敷患側顏面,每天 5-6 次,每次 10 分鐘。也可用熱水袋熱敷面部,溫度宜 70 攝氏度左右,每日 3-4 次,每次 20-30 分鐘
3、口腔護理
由如影響咀嚼,進食咀嚼時食物易滯留在患側齒頰之間,故應做好口腔護理,飯后用 3% 蘇打水或溫開水漱口,睡前刷牙。
4、功能訓練
面肌被動或主動功能訓練應盡早開始,對縮短療程有重要意義。
5、情感護理
本病起病突然,有些病人認識不足,內心壓抑,擔憂面容的改變,終日不語,更多的病人卻擔心預后情況,針對病人的種種思慮,誠懇、耐心地解釋病人提出的疑問,并主動向病人解釋發病原因、病情變化的預后轉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