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癥狀之一,它是周圍神經病變引起并放射至該神經支配范圍內的疼痛、病變部位可在神經根、神經叢或神經干。有的神經痛,可隨咳嗽、打噴嚏和用力時激發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續某一姿勢或體位而加重疼痛,有時由于脊柱結構病變(如椎間盤突出)引起根性神經痛后,使脊柱活動受限,或活動時疼痛加劇。常見的神經痛為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
一、病史
神經痛是神經系統的常見癥狀。詢問病史時應注意
1、神經痛的發生速度。
2、神經痛的部位和性質,是沿某一神經痛,還是局限于某一部位的疼痛。疼痛的部位是否固定。神經痛的性質,可為脹痛、跳痛、鉆痛、裂開樣痛、刀割樣痛、串痛還是隱痛。
3、神經痛發生的時間、持續時間。
4、神經痛有無規律性,是持續性、波動性,還是周期性,須注意與時間、體位如活動、行走、勞累、感染、用力、噴嚏、咳嗽、排便等天氣等有無關系。
5、神經痛的程度,神經痛程度受病變部位、損害程度及個體反應等因素所影響。一般神經疼痛的嚴重程度與病變部位、損害程度成正比,但是對于個別敏感的患者或極不敏感的患者可能不能準確反應疾病的嚴重程度。應注意疼痛是否影響活動、工作和睡眠。
6、神經痛誘發加重及緩解的因素。
7、全身性疾病和局限性疾病,如感染、腫瘤、外傷、血管病、脊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病變、風濕、類風濕等,以及眼、耳、副鼻竇、牙齒、胃腸、四肢及精神因素等。
8、神經痛的伴隨癥狀,有無肌肉萎縮、無力、感覺異常、生理反射、病理反射、姿勢異常及惡心、嘔吐、視物不清、閃光、復視、耳鳴、失語、癱瘓、暈厥等。9既往是否治療,哪些藥物有效、哪些藥物藥無效等。
二、體格檢查
神經痛是神經科的常見病,是主觀敘述,應根據患者提示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多能從體格檢查明確診斷和鑒別診斷。應根據病史有目的地進行合理的檢查,如周圍神經疼痛頭面疼痛應注意如眼底檢查,頭面耳、鼻竇、口腔檢查及有無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等檢查。脊神經的疼痛應注意局部肌肉有無萎縮、無力、肌張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運動、步態,深、淺感覺和復合感覺及局部有無感覺障礙等。各種反射如深、淺反射、病理反射、腦膜刺激征,及疼痛部位特殊的減痛姿勢等。對中樞性疼痛應注意如眼底檢查,頭面檢查和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等檢查。
三、輔助檢查
1、周圍神經疼痛
①頭面部神經疼痛
副鼻竇平片、腦CT或MRI、腰穿檢查。
①脊神經疼痛
脊椎平片、脊椎CT或MRI、腰穿檢查、脊髓造影、肌電圖檢查等。
2、中樞性疼痛
一般選用腦CT或MRI、腦電圖等檢查。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人,當洗臉、刷牙或進食進,會突然感覺一側顏面部的劇烈性閃痛,持續約幾秒鐘,難以忍受。有些人在吞咽、說話、轉頸時,誘發一側或雙側頸痛,持續數日或數周后緩解,疼痛還可由咽部向后放射。上面兩種情況都是由于周圍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也叫做神經痛。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肋間神經痛等都包括在神經痛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