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5年后,99%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輕重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尤其是中青年人患的糖尿病,更是“脆弱型”糖尿病,在并發癥中最容易攻擊的就是眼睛。據統計,在中國,糖尿病除了會導致一半左右的患者并發心血管疾病和中風,導致六成患者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等,還會并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導致半數以上的患者失明。
患糖尿病5年后,99%的糖尿病患者都有不同輕重程度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尤其是中青年人患的糖尿病,更是“脆弱型”糖尿病,在并發癥中最容易攻擊的就是眼睛。據統計,在中國,糖尿病除了會導致一半左右的患者并發心血管疾病和中風,導致六成患者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等,還會并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等,導致半數以上的患者失明。
視力沒問題不等于眼底沒問題
眼部病變是糖尿病最為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其中以白內障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易長賢教授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病人危害最大。有的病人在發現眼底有病變時仍不解地說,自己做針線活都沒問題,他把視力下降與眼底病變畫上了等號,其實不然。不痛不癢的視網膜病變甚至不會立即引起視力變化,等病人真“有感覺”時,通常已造成視物模糊、眼底出血,此時醫生也無能為力。“由于眼底出血,醫生無法檢查眼底,增加治療難度;碰到眼底出血又不吸收的,還要做手術取血塊,做手術就有風險,病人也受罪。”
控制血糖與眼底檢查缺一不可
為免留下痛苦和遺憾,專家建議,除了控制血糖,從患糖尿病的那天起,無論有無眼部不適,病人都要堅持定期檢查眼底,而檢查的頻率則取決于視力的變化和眼底變化。
大多數糖尿病眼部病變的發生都有一個過程,但發展速度可能因人而異。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延長,對眼睛的影響越來越明顯。早期癥狀可不明顯,一旦出現明顯癥狀,則表示并發癥已有一定時日。目前,僅有通過定期眼底檢查才能盡可能及早發現糖尿病導致的眼底變化,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到眼科檢查視力及眼底,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增加治療難度。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可預防視網膜病變
醫學研究已證明,視網膜疾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飲食高脂、高糖,運動減少,經常接觸強光刺激等,是導致視網膜病變的常見原因。因此,邱主任建議,中老年人預防視網膜病變需改變不良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