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現在很常見的一種疾病,這種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糖尿病腎病在日常生活中發病率極高,疾病在生活中怎么進行良好的預防手段,完全取決于了解疾病常識的程度有多少,重視它的程度有多深,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然而糖尿病腎病更是如此,復發性很高,了解常識非常有必要。那么下面由專家進行相關知識的詳細講解:
糖尿病腎病由輕到重分五期
一期:該期患者主要可常出現代償性的腎臟功能亢進,其腎臟還沒有發生病理性改變。但有些該期患者的腎臟體積會有所增加。
二期:該期患者的腎臟已發生了組織學上的改變,但對其腎臟進行化驗檢查時尚不能發現有異常改變,此時的該類患者也無不適的感覺,只有其中的少數患者會出現血壓偏高。
三期:該期患者不僅血壓偏高,而且為其做化驗檢查時可發現其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分泌率已高于20微克/分鐘。臨床上通常將這一期腎病稱為早期腎病。早期腎病是糖尿病腎病患者得以完全恢復的最后機會,若患者的病情繼續向前發展,其病情則無法得到完全逆轉。
四期:如果糖尿病腎病患者尿中的微量白蛋白分泌率超過200微克/分鐘,其病情便進入了第四期。該期的糖尿病腎病又叫臨床腎病,其主要特點就是患者的尿中出現了大量的蛋白,而且其血壓呈持續升高的狀態。
五期:該期是糖尿病腎病的晚期,我們常稱之為終末腎病。此時患者因腎功能不全,其血液中的廢物如肌酐和尿素氦也會開始升高(可超過2毫克/分升)。終末腎病患者往往伴有顯著的高血壓和浮腫。根據該類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可將終末腎病分為3個階段: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血肌酐高于2毫克/分升)階段、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血肌酐高于5毫克/分升)階段和尿毒癥(患者的血肌酐超過8毫克/分升)階段。
糖尿病患者防病從具體做起
1、要控制好血糖:研究表明,無論是1型糖尿病患者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的水平對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發生和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良好地控制血糖可以使1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的幾率下降一半,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糖尿病腎病的幾率降低1/3。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若發展到了早期腎病階段,最好應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2、要控制好血壓:由于高血壓能加速腎功能衰竭,有效地降壓可以減慢腎小球濾過率的速率,以減少尿白蛋白排除。研究表明將糖尿病患者的收縮壓從154mmHg降至144mmHg,可以使蛋白尿的發生率下降30%。對伴有高血壓的患者血壓要求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如果伴有明顯蛋白尿和腎功能損害者,血壓力求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3、要控制飲食,注意蛋白質的攝入量: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宜少鹽,忌甜,低油,高纖維。應避開香蕉、西瓜、馬鈴薯等含鉀比較高的食物。對豆制品也適當限制,以免加重腎臟負擔。需要攝入充足的維生素特別是鈣、鐵、鋅等,可以對腎臟起保護作用。早期的糖尿病腎病患者每天都會從尿中丟失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必須適量地補充蛋白質,特別是應補充優質的動物蛋白質,如牛奶、雞蛋、瘦肉等。到了糖尿病腎病的晚期,該病患者若還是大量地攝入蛋白質就會使血液中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肌酐、尿素氮等)升高,這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晚期糖尿病腎病患者必須適當地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特別是要限制質量較低的植物蛋白質的攝入量。
4、要糾正血脂紊亂:糖尿病患者應積極糾正血脂紊亂,成人糖尿病患者理想的總膽固醇(TC)<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2.5mmol>1.15mmol/L,甘油三脂(TG)<1.5mmol/L。降低膽固醇可減少尿蛋白排泄率,延緩腎小球硬化的發生和發展。
5、要控制尿毒癥:當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病變已發展到了尿毒癥階段(內生肌酐清除率<15毫升/分鐘)時,建議患者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或者血液透析治療,以便把血液中的廢物排出體外,有條件的患者可考慮進行腎臟移植。
6、可進行中醫藥治療:臨床實踐證明,用中醫中藥治療腎臟病往往會取得不錯的療效。糖尿病腎病患者可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接受中醫藥治療。
對于所有的糖尿病人病程超過5年以上者要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還應做尿微量蛋白測定和血尿β2-微球蛋白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如果尿微量蛋白增加要3-6個月內連測3次以確定是否為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當然糖尿病患者即使并發了糖尿病腎病,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也完全可以把病情限制在很輕的范圍之內,而不至于造成嚴重的后果。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們的因素,我們要避開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夠使患者在治療后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患者必須知道這種方法,不然治療效果就會打折扣。這種疾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威脅已經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疾病的保健與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