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發病時骨髓中異常的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廣泛浸潤肝、脾、淋巴結等臟器。表現為貧血、出血、感染和浸潤等臨床表現。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主要有:
①白血病抑制正常的造血組織,血小板生成數量減少和功能障礙;
②凝血因子的破壞和凝血機制障礙;
③白血病細胞在血管內堆積及對血管壁的破壞;
④白血病細胞可釋放凝血活酶樣物質激活凝血系統。
白血病出血是急性白血病的常見癥狀,出血部位可遍及全身,以皮膚、牙齦、鼻腔出血最常見,也可有視網膜、耳內出血和顱內、消化道、呼吸道等內臟大出血,女性月經過多也較常見,并可是首發癥狀。AML的M3和M5亞型出血更嚴重,尤其是M3病人易并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和顱內出血而死亡。
兒童白血病出血的治療主要有對癥治療和對因治療。
對癥支持治療可以選用止血藥物,如止血敏、6-氨基己酸、腎上腺激素,此外,一些中藥也有較好的止血效果,如云南白藥、三七、止血靈、仙鶴草、白芨、紫草、茜草和白茅根等,局部外用的止血藥有明膠海綿和止血棉,對鼻腔滲血及牙齦出血有較好的療效。
出血嚴重的需要進行輸注濃縮血小板懸液,靜脈注射腎上腺皮質類藥物。
對因治療:出血的根源還是在于白血病,所以我們要積極的治療原發病,從根本上杜絕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