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因多種病原體的侵襲而發生尿路感染,一旦確診為了不留后遺癥就應住院徹底治療。其中以老人與兒童罹患尿路感染的幾率最高,凡是需要留置導尿管的患者,必須加強無菌操作、減少留置時間,以降低感染機會。同時還應保證保證足夠的治療療程,以免因治療不徹底,導致病情反復。
尿路感染多發人群的治療
1、妊娠期女性尿路感染的治療
妊娠期婦女抵抗力低下,罹患尿路感染的幾率是非妊娠期婦女的2-4倍,尿路感染可導致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的風險增加。致病菌主要是大腸桿菌,尚包括厭氧菌和腸球菌等。妊娠期尿路感染需要住院治療觀察一段時間,首選氨芐西林或阿莫西林,可合用甲硝唑,但應禁忌喹諾酮類藥物。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將喹諾酮類藥物定為C類藥,表明對胎兒可能具有致畸或其他毒害作用,故妊娠期婦女應避免使用。
2、體弱者尿路感染的治療
體質弱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因多種病原體的侵襲而發生尿路感染,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厭氧菌、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及前列腺囊腫治療費用念珠菌等均可成為致病病原體。這類病人若不注意改善體質和免疫功能,其尿路感染往往遷延不愈,易轉為亞臨床表現或反復性尿路感染。
3、老人尿路感染的治療
對于老年尿路感染的治療,最好進行細菌檢查和藥物敏感試驗,以選擇針對性強的敏感抗生素,提高療效,縮短病程。老年人罹患尿路感染的幾率比青壯年顯著增高,在老年人中,大腸桿菌感染所致者約為60%。近年來在老年病人中越來越多的使用導尿管和其他導尿裝置,因而不少老年病人還易受到變形桿菌、克雷白桿菌、沙雷菌及假單孢菌等革蘭陰性細菌的感染。凡是需要留置導尿管的老年病人,必須加強無菌操作、減少留置時間,以降低感染機會。
4、小兒尿路感染的治療
兒尿路感染可以通過尿液樣本檢查來確診,確診后對癥使用抗菌藥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尿路感染的治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療程。一般來說,服用抗菌藥物后,患兒的尿痛、尿急癥狀會很快消失,尿化驗也會逐漸正常,但這并不意味著已經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后,患兒應當按照醫生要求繼續用藥,再經過2~3次尿檢正常后,方可停止服用藥物,以免因治療不徹底,導致病情反復,損傷孩子的腎臟組織。
5、男性尿路感染的治療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尿路感染的常見原因,其病原菌除了大腸桿菌外,有時還伴合有衣原體、支原體的感染。針對男性尿路感染的處理,要首先查清有無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如果有應與尿路感染兼顧治療。在抗生素的選擇上,若無前列腺炎,以喹諾酮類為基本用藥,加用頭孢菌素或磺胺藥,治療14天左右。若合并急性前列腺炎,則需選擇對前列腺組織有較高滲透性的抗菌藥物,如多西環素、氟哌酸、環丙沙星、氧氟沙星、甲氧芐氨嘧啶—磺胺甲基口惡唑等,用藥治療4周左右。若是慢性前列腺炎,用藥時間應延長至6-12周。
溫馨提示: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最大的誤區就是癥狀減輕或消失便停止治療。治愈標準:通常在停藥1周及4周后需復查尿常規或尿培養,如兩次結果均呈陰性,才表明尿路感染已經被徹底治愈。
【參考文獻:《尿路感染防治》《尿道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