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是個比較麻煩的病,容易復發,治療期間稍有疏忽就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其中很多患者在確診為尿路感染之后,沒有進行細菌培養檢查,就擅自使用抗生素,一旦感覺癥狀沒有好轉就馬上換藥,這大大增加以后控制尿路感染的難度,這些治療方面的常見雷區正是尿路感染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
治療尿路感染的九大雷區
1、安全套能防尿路感染:很多尿路感染未痊愈女性認為,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女用避孕套等工具,就能避免繼續感染。實際上,調查資料顯示,安放或取出避孕工具的過程,會把陰道內的細菌帶到陰道口,因而女性患尿路感染的危險性仍然比較大。因此,女性發生尿路感染后,除了要選擇合適的工具避孕,注意清潔消毒外,還要加強藥物治療。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情況,最好及時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2、未做尿液病原體培養和藥物敏感實驗:在臨床上,很大一部分病人尿路感染后,沒有進行細菌培養檢查,或做藥物敏感實驗。他們往往是一感到有小便不舒服,就隨意使用抗生素。尿液病原體培養和藥物敏感實驗能指導治療和用藥。而未做尿液病原體培養(尿培養)和藥敏實驗,就擅自使用抗生素,這樣做的結果會導致抗生素不敏感,大大增加以后控制尿路感染的難度。
3、盲目用藥:目前抗泌尿系統感染治療中、西藥皆可,但西藥一般為抗生素,毒副作用大,長期服用易產生耐藥性。因此最好選用三金片這類無毒副作用的中成藥,如果確要用抗生素類西藥,盡量遵循醫囑或不要長期使用。
4、抗生素劑量不足:有的病人由于擔心藥物會給身體帶來損害,因此,自行減少抗生素使用劑量,導致用藥劑量嚴重不足。一旦明確感染并選定抗生素以后,足量的抗生素治療非常必要,這樣能快速消滅細菌,治愈感染。抗生素劑量不足,不能將細菌全部消滅,可以導致細菌感染持續存在,甚至變成慢性感染。另外,這樣做也很容易導致細菌耐藥發生。
5、過量使用抗生素:在慢性泌尿系統感染發作時,有些病人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會自己購買一些消炎片類的西藥進行治療。但卻不知該類西藥多為抗生素,作用快但毒副作用大,長期服用易產生耐藥性,給今后的治療增加困難。因此,最好選用三金片等無毒副作用的中成藥;如果確實要選用抗生素類西藥,也盡量遵循醫囑或不要長期使用。
6、發病初期治療不規范:如果不規范,不堅持用藥,會導致病情反復,造成免疫力下降,給治療帶來困難。尿路感染是個比較麻煩的病,容易復發,為此,有必要長期用藥、預防用藥,防治結合。
7、頻繁調換抗生素:有部分病人一種抗生素還沒用兩天,一旦感覺癥狀沒有好轉就馬上換藥,如換藥后還沒有緩解就再換藥,如此周而復始,頻繁換藥。頻繁換藥,可增加抗生素耐藥性發生機會,這正是尿路感染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臨床上,一般的做法是,一個藥物用上3天后,如癥狀沒有緩解,或尿檢異常改善不明顯,醫生才考慮換藥。
8、忽視全身治療:有的糖尿病、婦科炎癥病人,忽視原發疾病的治療,只知道一味使用抗生素,結果尿路感染很難治愈。尿路感染的發生固然與細菌的毒力有關,但是更與身體狀況及其他器官關系密切,例如婦科炎癥、便秘、糖尿病、焦慮、情緒波動等。因此,對于存在這些易感因素的病人,在治療尿感時應一并加以糾正,否則也會導致屢治屢發。
9、無癥狀就停藥:對于泌尿系統感染的治療,最大的誤區就是癥狀減輕或消失便停止治療,實際細菌并未徹底被消滅,導致感染復發或遷延不愈,進而轉為慢性。正確的做法是用藥量要足、時間要長,每次用藥治療時間不可短于兩周,待體溫、尿檢正常后,再繼續用藥1~2 周。通常在停藥1周及4周后需復查尿常規或尿培養,如兩次結果均呈陰性,說明此次感染已治愈。同時要注意防治結合,選用無毒副作用的中成藥如三金片進行標本兼治。
溫馨提示:準確的治療是成敗的關鍵。治療尿路感染期間巧妙躲過以上九大雷區,在準確辨明病因的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個性差異而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是目前解決尿路感染反復發作的最好方式。
【參考文獻:《泌尿與血液疑難病選方用藥技巧》《專家解答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