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性口瘡是口腔粘膜病中常見的一種,復發性口瘡有哪些癥狀表現呢?對長期不愈,潰瘍邊緣隆起,基底硬結疑為癌性潰瘍者應做活檢。
1.輕型口瘡
該型最多見,在口瘡發生前局部有敏感,不適等前驅癥狀。好發于角化較差區域,先有局部小紅點或丘疹狀,持續1-3天后形成小潰瘍,此時疼痛加重。潰瘍漸擴大,一般為一直徑約2-4mm小圓形或橢圓形,在唇頰溝處則為條狀。潰瘍數目每次1-5個,邊緣光整,基底不硬,中心凹陷,周圍有紅暈。。一般持續7-14天,不治而愈,愈合后不留瘢痕。患者復發的間隔期因人而異,一般在開始時較長,以后縮短,甚至連綿不斷。潰瘍數目可增多或減少,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2.重型口瘡
該型又稱腺周口瘡或復發壞死性粘膜腺周圍炎。發病情況與前者相似,好發于口腔的后部,頰、咽旁、硬腭或軟腭交界處。但潰瘍一般為單發,直徑10-30mm。深及粘膜下層或肌層,周圍紅腫,邊緣隆起,基底偏硬,潰瘍持續時間教長,可達3~6月,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愈合后留有癲痕或有組織缺損。
3.皰疹樣口瘡
潰瘍小,直徑僅1-2mm,但數目多,有數十個或更多,散在的分布于粘膜的任何部位,以舌腹、口底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