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是一種發病迅速、危害性大、隨時導致失明的常見疑難眼病。特征就是眼內壓間斷或持續性升高的水平超過眼球所能耐受的程度而給眼球各部分組織和視功能帶來損害,導致視神經萎縮、視野縮小、視力減退,失明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在急性發作期24-48小時即可完全失明。青光眼屬雙眼性病變,可雙眼同時發病,或一眼起病,繼發雙眼失明。
青光眼發病初期診斷方法
①臨床癥狀
青光眼患者在眼壓升高、眼底改變前即有明顯的全身表現,開始并不表現在眼睛上,只是出現頑固性失眠、偏頭痛、習慣性便秘或勞累,情緒波動變化后暫時性眼脹痛、干澀、疲勞、視物朦朧,休息后即緩解,一年僅出現一、兩次、隨著病情發展,發作時間愈頻繁,每次發作時間卻愈長,如此反復發作,隨時導致急性大發作。
②家族史及相關病史
明顯家族史,及全身、局部疾病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如近視、外傷、眼部炎癥、白內障、高血壓、糖尿病史等易于合并,繼發青光眼。
③眼壓
它是青光眼的重要依據,但卻不是唯一依據,臨床90%以上的青光眼誤診的患者都是錯誤的以眼壓為標準,眼壓高不一定就不是青光眼(參:低血壓性青光眼)。眼壓高并非都是青光眼。
④眼底
早期可正常,一旦眼底改變,說明病情已較重,病程很長,已造成明顯的青光眼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