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尿毒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當我們看到這個問題時是不是也在想自己要是得了該怎么辦。其實這個病誰都有可能患上,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好預防。為了自己能有個健康的身體預防保健千萬不要馬虎。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一些疾病的常識,以及治療的知識,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好處。今天為大家講述中醫治療尿毒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常見的中醫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有:
1、臍療:臍在胚胎發育中為腹壁最后閉合處,皮下無脂肪組織,臍下腹膜血管豐富。敷臍療法就是將藥物敷置于臍眼或臍部,以達到治療尿毒癥的一種外治療法, 由于臍和諸經相通,能使經氣循環并交通于五臟六腑,四肢百骸,將藥物以循環直趨病所,從而驅除病邪,促進機體康復。這一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是將大黃、附子、細辛、黃芪、益母草等藥物制成丸劑,敷于臍部,使藥物經臍進入血液,發揮藥物的作用,起到滋補脾腎、降濁排毒、消腫利水的治療作用。
2、中藥灌腸:這一治療尿毒癥的方法有一定的結腸透析作用,是清除體內氮質的一個重要途徑,為口服藥物的補充,尤其對不能口服藥物的病人更為適宜。一般選 用大黃、附子、生牡蠣、土茯苓等藥物以通腑泄濁,促進毒素從腸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時增加腸的蠕動,防止腸道內毒素吸收,促進體內有毒物質排出,有利 于減輕健存腎單位的負荷,從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質的升高,達到治療尿毒癥的目的。中醫治療尿毒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藥浴:一般多選用易透過皮膚進入體內發揮作用的藥物。如川芎、防風、細、麻黃、桂枝、羌活、丹參、紅花辛等,它借助藥浴水的溫熱效應,將藥物成分直接 作用于體表,由于體表皮膚溫度升高,皮膚毛細血管擴張,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環,使毒物隨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經受損傷的腎臟有機會自行恢復,尿量增 多,水腫消退,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目前研究表明,麻黃能改善腎血流量,紅花能改善循環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由于體內水分大量排出,水腫消退,尿素氮、 肌酐得以排出體外,不僅惡心嘔吐癥狀緩解,還能迅速改善尿毒癥病人發生高血鉀癥狀帶來的危險,起到皮膚透析的作用,也是常見的中醫治療尿毒癥的方法之一。
以上就是關于中醫治療尿毒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的內容,相信大家對此有所理解了。患者一定要依據本人的實踐病情選擇合適本人的治療尿毒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