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是腦內較大血管異常膨出改變,因形狀如瘤樣,醫學慣例稱為動脈瘤,有時也稱作“腦血管瘤”。動脈瘤并不是新生的異常組織,而是血管壁變化產生的局限性囊性擴張,不屬于腦腫瘤。腦動脈瘤發病高峰為40至65歲,嬰兒及兒童發生極為少見
腦動脈瘤由于瘤體一般較小,在其破裂前較難被發現。但一旦破裂十分危險,每次有30%左右的患者死亡。動脈瘤破裂將出現劇烈頭痛如 “炸裂樣”,并伴有惡心、嘔吐、大汗淋漓、體溫升高甚至意識障礙、昏迷等癥狀。動脈瘤的另一種癥狀是瘤體擴大壓迫腦神經,如壓迫動眼神經引起一側眼瞼下垂、視物重影或出現輕微偏頭痛、眼眶痛、動眼神經麻痹等。出現以上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診斷腦動脈瘤主要有數字減影腦血管造影(DSA)或CT腦血管造影(CTA),體檢作磁共振有時也能發現。他說:“動脈瘤手術比較復雜。目前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開顱手術夾閉動脈瘤,即打開顱骨后在顯微鏡下用特制的動脈瘤夾夾閉動脈瘤頸部,并保護載瘤動脈的通暢性;另一種是介入療法即血管內栓塞技術,即在大腿根部用針穿一個小口,將微導管和導絲插入腦動脈瘤體內,通過微導管送入微彈簧圈或類似醫用膠逐步填塞動脈瘤腔,直至完全閉塞動脈瘤,達到治愈目的。一般根據腦動脈瘤的部位、形狀及患者經濟能力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目前,兩種治療方式都已在省人民醫院開展,年動脈瘤手術達100例以上,且術后并發癥少,手術效果好,手術量及技術水平居我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