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檢查結果分析,難產的原因常見于陣縮無力、胎位不正、子宮頸狹窄及骨盆腔狹窄等。
難產的治療方法
一、破 膜
一些試驗把破膜用來治療已被確診的難產(產程緩慢的婦女被隨機分成早期催產破膜與期待治療組)。在這些試驗中,其后的手術產率并沒有差別。催產素和破膜聯用,比起單用破膜,或者期待治療更能增進宮頸擴張,并縮短產程。這顯示破膜在治療產程進展異常上有其作用。據報道,比起期待治療,婦女寧選干預。然而,由于潛在風險,最好是選擇性地破膜。(A類)
二、胎方位異常的糾正
胎方位異常,特別是持續枕后位,是造成難產的重要原因。持續枕后位的旋轉術可減少難產,使產程進展為陰道分娩。胎方位異常的產程中處理包括變換母體位和醫護人員手法旋轉,同時輔以硬膜外麻醉。
改變母體位以預防或治療持續枕后位效果如何,證據有限。能使母體從髖部向前傾的體位都有助于促使胎頭從持續枕后位旋轉和下降。這些研究還未在產婦中重復過。在這些產婦中,分娩的動力會影響“主要運動”的進程和胎兒內旋轉的能力。手法旋轉在下一章討論,即,第七章:胎先露異常、胎方位異常以及多胎妊娠。
三、催產素催產
催產素催產仍然是藥物治療分娩異常的主要手段。問題在于治療難產時的合適劑量、用藥的間隔、治療的持續時間。雖然使用所謂的“大劑量催產素”來催產一直是積極處理產程的組成部分,但是在美國,大劑量催產素尚未廣泛使用,因此不必顧慮到因過度刺激導致的母兒病率。
催產素的點滴方法,是將它溶解在生理鹽水中,10~20IU/L通過靜脈泵人。小劑量治療方案開始為0.5~2.OmIU/min,并在每15至40分鐘內以1.2mlU/min的速度增加到20~40mIU/min。
大劑量治療方案類似于那些在愛爾蘭都柏林產科醫院里的產程積極處理法,開始劑量為6mIU/min,每15至20分鐘增加1~6mIU/min,最大劑量為40~42mIU/min。美國婦產學會指南中把大劑量治療方案和小劑量治療方案都包括在內。
(C類)在制定催產素使用方案時應考慮當地、區域和機構的特點,應定期復查這些特點并隨研究和信息的進展進行更新。
對長時間使用催產素的產婦,注意其所接受液體的數量和類型尤其重要。使用濃度為每升20單位的催產素(而不是每升10單位),把總劑量限制到40至50單位,速度限制到少于或等于125mL/h,以防止液體過度負荷和低鈉血癥等并發癥。
另一個問題是用催產素治療的持續時間。傳統上看,產程停滯的定義是,正常的宮縮至少已有兩小時,而宮頸毫無變化。現已建議使用子宮內壓力導管來客觀測量宮縮的強度以避免誤診為產程停滯(參見附錄)。延長使用催產素的時間可減少剖宮產。(C類)
美國婦產學會建議在實施催產期間應行仔細的胎兒和子宮監測。在靜滴催產素時,開始和定期的檢查監測宮頸進展至關重要。必須仔細監測母體的生命征,針對其他并發癥(如,高血壓或感染),適當調整輸入劑量。
使用催產素的醫護人員,必須能認識因該藥引起的母體及胎兒的并發癥,并予相應的緊急處理(停藥、給氧、改變產婦體位等)。做好隨時剖宮產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