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小兒常見病之一,飲食不當或受風著涼是小兒腹瀉的多發原因。小兒出現腹瀉癥狀時,媽媽們不要著急,先弄清腹瀉的病因,癥狀較輕可以根據病因用藥。如果小兒腹瀉情況嚴重,則要及時就醫。
腹瀉是寶寶常見的一種疾病,是由飲食不當或腸道內、外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消化道功能紊亂而引起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寶寶常見病。主要好發于6個月-2歲的寶寶。
寶寶腹瀉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飲食
由于寶寶太小,寶寶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善,寶寶自己的消化酶分泌還很少,如果寶寶媽媽讓寶寶吃得太多,或者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會發生腹瀉;還有的寶寶媽媽喜歡經常給寶寶變換食物,這也可以發生腹瀉。還有,寶寶如果吃了不干凈的食物,也可以引起腹瀉。
第二、感染
在冬季,由于輪狀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瀉也是常見的原因,這主要是由于寶寶的胃腸道抵抗力差,比較容易感染病毒。
在人工喂養時,喂養時所用的器皿和食物很容易被污染,如果消毒不好,就有可能有感染的可能。寶寶如果使用了被污染的器皿,就會引起腹瀉。
第三、護理不當
在冬天,由于天氣的寒冷,如果寶寶媽媽護理不當,使寶寶腹部受涼,就會使腸道蠕動增加,就會誘發腹瀉。
第四、其它原因
寶寶如果正患有感冒、肺炎等疾病,也會引起寶寶腹瀉。
有的媽媽問,寶寶一天要拉很多次,真急死人了!其實,寶寶腹瀉的表現,不僅是拉的次數多,還表現在,寶寶的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糞便的外觀為黃綠色、有的表現為粘液膿血樣便,而且水量多而糞質少。而且,寶寶的精神比較差,有的寶寶還發熱、嘔吐、拒奶。
溫馨提示
在獨生子女普遍的當下,多數媽媽們缺乏較高的小兒護理水平,建議準媽媽們保胎期學習相關技能,多數的小兒突發病癥都能有效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