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的診斷依據有哪些呢?皮炎和濕疹常作為同義詞用來指一種皮膚炎癥,代表皮膚對于化學制劑、蛋白、細菌與真菌等種種物質的變應性反應。濕疹一詞沒有特殊的含義,而皮炎則有限定的意義。皮炎的診斷依據介紹如下:
⒈本病中青年多見,先有劇烈瘙癢,后有皮損;
⒉皮疹為扁平丘疹,苔蘚樣變,無滲出;
⒊皮疹多發于頸部、四肢伸側、腰氐部、腘窩、外陰;
⒋病程慢性,常反復發作。
神經性皮炎又稱慢性單純性苔蘚,是一種主要以搔癢和苔蘚樣變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常反復發作。中醫認為皮質抑制和興奮功能紊亂所致,情緒局部刺激和辛辣酒類可加重和誘發本病。常年不愈,愈后易復發。臨床表現以劇烈瘙癢或皮膚苔蘚樣病變為特征。
一般認為系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功能失調所致。思考常因情緒波動、過度緊張、神經衰弱等發病或加劇。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障礙、病灶感染、酒精中毒、衣摩擦、日曬出汗等局部刺激均可促發本病,使病情加重。臨床上分為局限和播散兩型。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皮膚功能障礙性疾病,具有明顯的皮膚損害。多發生在頸后部或其兩側、肘窩、腘窩、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