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甲狀腺炎多見于中年女性。起病隱匿,發展緩慢,病程較長,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多數為彌漫性,少數可為局限性,部分以顏面、四肢腫脹感起病。
橋本甲狀腺炎的癥狀
1、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可無癥狀,當出現甲狀腺腫時,病程平均已達2~4年。
2、常見癥狀為全身乏力,許多患者沒有咽喉部不適感,10%~20%患者有局部壓迫感或甲狀腺區的隱痛,偶爾有輕壓痛。
3、甲狀腺多為雙側對稱性、彌漫性腫大,峽部及錐狀葉常同時增大,也可單側性腫大。甲狀腺往往隨病程發展而逐漸增大,但很少壓迫頸部出現呼吸和吞咽困難。觸診時,甲狀腺質地堅韌,表面可光滑或細沙粒狀,也可呈大小不等的結節狀,一般與周圍組織無粘連,吞咽運動時可上下移動。
4、頸部淋巴結一般不腫大,少數病例也可伴頸部淋巴結腫大,但質軟。
橋本甲狀腺炎多發生于40歲左右的婦女,男性少見,男女之比為1∶20左右。尚無確切的發病率統計,但近20、30年國內外資料提示其發病有增多趨勢,在人群中的發病率可高達22.5~40.7/10萬,可見此病已非罕見。上海醫科大學1975~1986年收治的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例數占同期甲狀腺疾病例數的3.88%。起病隱匿,常無特殊癥狀。80~90%病人的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多呈彌漫性,不對稱,病變累及一側或雙側,峽部或錐體葉仍可清楚捫及。甲狀腺質地堅韌如橡皮樣,表面比較平整,與周圍組織也無粘連。但至病程后期由于甲狀腺的逐漸纖維化,甲狀腺表面可呈多葉狀,硬度也變得不一致,使呈多結節狀,摹擬甲狀腺新生物,附近淋巴結不腫大。有些病人先有甲亢表現,后來感到全身無力,由于甲狀腺發生萎縮并出現粘液性水腫之故。同時感頸部輕微壓迫感,吞咽不適,因病變演變緩慢,可能在幾年內得不到明確診斷。橋本甲狀腺炎-化驗檢查 輔助檢查:甲狀腺球蛋白和微粒體抗體陽性;血清蛋白結合碘和丁醇提取碘多屬正常。有些患者可以產生一種異常的而不溶于丁醇的碘化蛋白質,可以使血清蛋白結合碘升高和丁醇提取碘降低,這有助于本病的診斷。
橋本甲狀腺炎患者常有無痛性甲狀腺腫或頸部腫脹感。檢查時橋本甲狀腺炎的癥狀可見甲狀腺腫大,質地硬韌,無觸痛,有時可有結節。初診時約20%的患者有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其余患者甲狀腺功能正常。許多患者常合并其他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腎上腺功能減退癥或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還可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惡性貧血、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或系統性紅斑狼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