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多世紀來小兒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取得了驚人的進步。由于外科手術的改進和放療的配合,使生存率由20%左右提高到45%~50%,放線菌素D的問世又提高了已有轉移的腫瘤的療效。多種化療藥物的聯合和長期應用使得Ⅰ期和Ⅱ期FH型的病例觀察4年后,存活率達到90%以上。小兒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案目前世界上大多是按照NWTS研究的結果而制訂的。根據臨床分期與病理類型制訂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小兒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當發現腫塊后,應該于24~48h內積極地完成各項必要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并做出明確的診斷。小兒腎母細胞瘤應在入院后2~3天內進行手術。若有合并其他疾病者,可酌情推遲手術時間,如伴有高血壓的小兒腎母細胞瘤患兒、偶見并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炎者。對有較廣泛肺部轉移而影響肺功能者應在術前先做放療或化療。
手術治療小兒腎母細胞瘤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將腫瘤包括鄰近“粘連”和可疑的組織及區域淋巴結一并大塊切除,為此,外科醫生在手術時必須對從橫膈至腸系膜下動脈間的淋巴結加以密切注意。在腎蒂處理時應仔細檢查靜脈壁是否被腫瘤浸潤,靜脈腔內有無腫瘤塊物,瘤栓是否長入下腔靜脈。
2.放療治療
小兒腎母細胞瘤對放療相當敏感,但各個腫瘤有所不同,可能與其細胞組織學類型有關。術前還是術后做放療兩種方法各有其贊成者。術前放療可使腫瘤縮小,而使外科手術較為方便和安全,可減少術中腫瘤破裂和細胞種植的危險。此外,部分病例可免除術后放療。然而,術前放療可因診斷錯誤而照射良性腫物。術后放療,主要對準瘤床和可疑區域,術后當天即可開始。
3.化療治療
目前對小兒腎母細胞瘤療效最佳,可顯著控制局部復發和轉移的藥物為放線菌素D、長春新堿和多柔比星(阿霉素)等。早期患兒如果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良好,可用較少的治療量和治療期程,可不給放療而僅用長春新堿加放線菌素D的數月化療。較重病例及已發生轉移者則必須加用放射治療,且將化療拉長期程,并加用柔紅霉素(紅比霉素)。環磷酰胺對腎胚胎瘤亦有些療效。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化療藥物的副作用。
溫馨提示:對于巨大的小兒腎母細胞瘤需在術前做化療和放療,使腫瘤縮小,并可減少由手術時擠壓而產生瘤細胞的擴散,手術時間的選擇要根據腫瘤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