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鞘瘤的病理改變是什么。聽神經鞘瘤起源于,是一典型的神經鞘瘤,此瘤為常見的顱內腫瘤之一。本瘤好發于中年人,高峰在30-50歲,最年幼者為8歲,最高年齡可在70歲以上。發生于小兒的單發性聽神經鞘瘤非常罕見。腫瘤多數發生于聽神經的前庭段。腫瘤大多數是單側性,少數為雙側性;本瘤屬良性病變,即使多次復發亦不發生惡變和轉移,如能切除,常能獲得永久治愈。但由于腫瘤與重要的腦干毗鄰,手術切除時對神經外科醫師或耳科醫師仍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由于術中顯微鏡的應用及神經放射學的進展,如CT及MRI可作到早期或腫瘤定性的診斷,使腫瘤得以安全切除。
關于聽神經鞘瘤的病理改變是什么這一問題,解釋如下:
聽神經鞘瘤(Acoustic neurinoma)占顱內腫瘤的7.79%~10.64%,占顱內神經鞘瘤的93.1%,占橋小腦角腫瘤的72.2%,發病年齡多在30~60歲,20歲以下者少見。女略多于男。絕大多數為單側,雙側者多為神經纖維瘤病。
雖然有一些關于聽神經瘤病因的推測,但直到現在還沒有完全找到真正的誘發因素。目前最傾向的原因是:腫瘤抑制基因缺失。聽神經瘤的發病率每年約為1/10萬人,早期診斷常有困難。
聽神經瘤多發生在內耳道內或內耳孔區具有鞘膜的前庭神經。
由Schwann細胞發展而來。初期球形,實質性且包膜完整。壓迫內聽動脈而發生內耳缺血,產生前庭、耳蝸的功能障礙。
腫瘤生長使內耳道擴大并伸展至小腦及后組腦神經,并使腦脊液循環受阻而產生顱內壓增高。
以上內容是對聽神經鞘瘤的病理改變是什么這一問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