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神經瘤為耳神經外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起源于第VIII顱神經,又稱前庭神經鞘膜瘤。由于影像學、顯微外科技術、手術徑路、麻醉學以及神經監護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聽神經瘤的診斷水平及治療效果有了質的飛躍。但目前來看,還有一大部分患者對于聽神經瘤病因還不是很了解。那么,聽神經瘤是怎么引起的?下面就專家詳細為大家介紹下。
聽神經瘤是怎么引起的
聽神經瘤起源于聽神經鞘,是一典型的神經鞘瘤,由于沒有神經本身參與,故恰當稱謂應為:聽神經鞘瘤。聽神經瘤引起小腦腦橋角癥候群癥狀可輕可重,這主要與腫瘤的起始部位、生長速度、發展方向、腫瘤大小、血供情況及有否囊性變等因素有關。腫瘤初起時其前庭部分最先受損因而在早期,都有一側前庭功能的喪失或減退及耳蝸神經的刺激或部分麻痹現象。
并且瘤體表面有膜,顯微鏡下瘤細胞多呈紡錘形、核長桿狀,排列成柵欄或漩渦狀,胞漿似縱纖維狀,內含粗面內質網等細胞,瘤細胞邊緣有很多長突起、交錯伸延于細胞間隙內,和膠原纖維與羅斯小體并存,有的瘤細胞為多角形,成團群集、界限不清,組成大小形狀各異的團網,細胞間有含粘液的微空隙兩型細胞可共存,唯多以其一為主,腫瘤增長較緩慢,不同時期速度可不同,若發展過快,其中心可液化囊變,瘤體本身血管分布不多,源于神經但無神經從中穿行。
由于腫瘤在內聽道內壓迫聽神經的耳蝸支和前庭支,早期多表現為緩慢發生的耳鳴聽力減退眩暈以及步態不穩感等耳蝸與前庭功能障礙的癥狀。癥狀出現頻率和嚴重程度因人而異,輕者可因反復發的眩暈或持續存在的步態不穩而影響正常生活。
聽神經瘤極少真正發自聽神經,而多來自前庭上神經,其次為前庭下神經,一般為單側,兩側同時發生者較少,腫瘤外觀呈灰紅色,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質底視脂肪性變與囊變的有無和程度的差異而軟硬不同,瘤隨著腫瘤的生長,其前極可以觸及三叉神經的感覺根而引起同側面部疼痛面部感覺減退、角膜反射遲鈍或喪失、舌尖及舌的一側感覺減退。如果三叉神經的運動根亦受影響,則可出現同側咀嚼肌無力,張口下頜偏向患側,咀嚼肌及顳肌的萎縮等。
聽神經瘤是怎么引起的?看了上面專家的詳細介紹,希望大家平時能過多加注意,如果感到身體不適,及時的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對于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