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癱瘓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周期性癱瘓是一種慢性疾病,該病對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給患者家屬帶來了諸多的不便和麻煩。了解周期性癱瘓的病因,對于預防周期性癱瘓有很大的幫助,并且也可以在早期把病情遏制住,對患者是很有幫助的,下面來聽聽我院專家關于周期性癱瘓的病因的講解。
周期性癱瘓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本病是由于正氣虧損、外因誘發致使邪壅于內,阻礙氣機,肢體失養而痿軟無力。其誘因包括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精神緊張、感受寒濕外邪、汗出過多耗氣傷津等。其具體的病理過程可概括如下。
濕邪蘊積:久處俾濕穢濁之地,或坐臥濕地,或冒雨涉水,或汗出入水,感受風毒、水濕之氣,水濕穢濁侵入皮肉筋脈,遏阻氣機,致使陽氣不能充養筋脈,以致筋脈弛緩不用。濕邪蘊久化熱,耗傷氣津,而致氣津無以濡養筋脈,弛縱不收而致痿。
脾胃虛弱: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思慮勞倦傷脾,或素體脾弱或久病成虛,則脾胃受納運化和輸布功能失常。一方面,氣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無以充養筋脈肢體;另一方面,脾胃本虛,若過食肥甘厚膩,飲食不節,則易致濕熱蘊積,壅滯脈絡,影響氣血運行,從而筋脈失養而弛緩不用。
腎陽不振:素體腎陽不足,復又受冷、過勞或驚恐,更損腎氣,以致陽氣不能溫煦筋脈,肢體失養而痿軟失用,或腎陽不能溫化水濕,濕邪壅阻筋脈而不用。
肝腎虧虛:脾虛濕熱不化,流注于下,久則亦能損及肝腎,導致肝腎之精氣耗損,不能充筋脈,筋失所主而痿。
總之,本病發生與外感六淫或飲食內傷、勞倦過度等誘發有關,脾胃虧虛、肝腎不足是發病內在因素。其病機為濕濁閉阻經脈、阻遏氣機,臟腑功能障礙,氣血陰津不足,筋脈肌膚失養。發病主要與肝、脾、腎關系密切。
通過上述周期性癱瘓出現的原因是什么的講解,相信患者對于周期性癱瘓的病因有了比較詳細的了解,患者根據病因來做好預防,對患者保護身體健康是很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