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臨床調研發現,腎病患者平常對腎病沒什么認識,等到發現腎病,開始重視時,腎病已進入晚期。這是由于腎病起病隱匿,早期基本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加上腎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當腎臟損壞達75%以上時機體才會出現不適感覺,所以臨床上不易早期發現。
等到腎病已進入腎衰竭、尿毒癥期,表現的癥狀往往以長期反復的惡心嘔吐、手腳抽筋、口有氨味、皮膚瘙癢等等癥狀較為常見,病人就診時往往不考慮腎病,甚至許多臨床醫生按照消化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或者心血管系統疾病、皮膚病等進行治療,在治療一段時間后發現效果不大或病情加重再進行全面檢查時,才確診腎臟病,但這時腎病已進入晚期,也就是說當患者出現感覺時病情已經非常嚴重了,況且此病的后果是致命的,所以臨床上稱之為“溫柔的殺手”。
要想腎病發生根本性變化,腎病的檢查就要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許多患者將檢查尿蛋白、尿潛血,血肌酐、尿素氮,囊腫大小等表面指標作為判斷腎臟損壞程度的指標,而忽視了腎臟內部血流灌注及腎臟病理結構變化的檢查。目前國際上針對腎臟有兩種特色檢查,一種是腎活檢,對于診斷腎臟病理類型有很大的價值,但由于此項檢查只是針對單側腎臟的某一部位,而不能反映整個腎臟的損害程度,況且腎活檢本身就是一種創傷性檢查,我們曾觀察過一千余例做過腎活檢的病人,做腎臟專用ECT檢查時,發現穿刺處的腎臟其功能明顯低于未做腎活檢的對側腎臟!由此可見:腎活檢對腎臟產生的損害遠遠大于診斷帶來的益處!
那么腎臟專用ECT檢查有什么作用呢?腎臟專用ECT檢查可斷層照像,準確測出腎臟血流灌注、腎小球濾過率及腎小管排泄情況。
國家自 2005年推行“美國國家腎臟病基金會的腎臟病生存質量指導”中明確以腎小球濾過率(腎臟專用ECT)的數值做為慢性腎臟病的分期標準!事實證明,尿蛋白、尿潛血轉陰時,腎小球濾過率仍在繼續下降,血肌酐、尿素氮即使在正常范圍,腎小球濾過率仍然顯示腎臟有明顯的損傷。因此,望患者早采用腎臟專用ECT 檢查,以免耽誤病情診治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