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出,通過在孕12周和孕晚期的血常規化驗中得知,大約有15%以上的準媽媽都有貧血的情況。若任其發展就很容易導致呼吸困難,心悸和胸痛等嚴重癥狀的出現。所以準媽媽們至少要在妊娠的中期和后期檢查2次血色素,經過反復化驗血才能夠及早發現貧血,采取相應措施糾正貧血。
預防貧血需警惕的六大誤區
1、紅糖有補血功效
紅糖并沒有人們傳說中的“益氣養血”、“促進子宮收縮,排出產后宮腔內淤血,促使子宮早日復原”等神奇功效,事實上紅糖并沒有補血的有效成分,而且紅糖提純不夠,里面還可能含有雜質。
產婦在坐月子時多喝紅糖水可能損壞牙齒,還會加速產婦出汗,不利于產婦身體的迅速恢復,甚至使產婦有中暑的可能性。產婦要在產后迅速恢復,補水最好選擇白開水、礦泉水,另外還可以從蔬菜、水果中多獲得水分等營養物質。
2、蔬菜水果不能補鐵
許多人認為蔬菜與水果對補鐵沒有什么好處。其實,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及蘋果酸,這類有機酸可與鐵形成絡合物,從而增加鐵在腸道內的溶解度,有利于鐵的吸收。
3、只吃紅棗可以補血
紅棗本身雖具有補血的作用,但若只單吃紅棗一樣東西,效果是相當微弱的,若女性想藉由食物來補血,建議可以用紅棗搭配葡萄干、龍眼等等食品一起吃,效果會比單吃紅棗來得有用。
長期服用紅棗肚子會容易漲氣,且會使身材變胖,怕胖的人不宜長期服用,一個禮拜吃2 到3 次即已足夠,以免補了血還得擔心減肥問題。
4、補血保健品可以代替貧血治療
貧血是—種癥狀,而不是獨立的疾病。在治療時必須明確缺鐵性貧血,市場銷售的各種補血保健品,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各種形式的鐵,對缺鐵性貧血有輔助療效,但因為鐵含量低,不能代替正規補鐵。
5、牛奶雞蛋夠營養
牛奶的鐵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雞蛋中的某些蛋白質還會抑制身體吸收鐵質。例如,用牛奶喂養的嬰幼兒,如果忽視添加輔食,常會引起缺鐵性貧血。因此,牛奶雞蛋雖然營養豐富,但要依賴它們來補充鐵質則不足取。
6、葷菜不利于健康
部分女性受媒體廣告的誤導,只注重植物性食品的保健功效,導致富含鐵元素的動物性食品攝入過少。實際上,動物性食物不僅含鐵豐富,其吸收率也高,達25%。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元素受食物中所含的植酸鹽、草酸鹽等的干擾,吸收率很低,約為3%。因此,不吃或少吃肉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
溫馨提示:早產兒、多胎兒、低出生體重兒都是貧血的高發者,所以預防貧血就需要從孕期開始做起,注意補鐵。出生后盡量母乳喂養,如不能用母乳喂養時,應選用強化鐵配方奶喂養,并及時添加輔食。
【參考文獻:《貧血210個怎么辦》《營養防治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