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損傷的原因很多,如采取有效措施,手部損傷是可以預防的。首先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一旦發生工傷要及時進行調查研究,找出受傷的原因,總結教訓,提出預防措施。
甲下血腫 甲下血腫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損傷,多因指端被重物砸傷或擠壓傷所致。傷后指甲下呈紫黑色,指甲與甲床部分或大部剝離。血腫張力大時,局部可有劇烈跳痛。傷后兩三天內用冷敷,以后改用熱敷。疼痛劇烈時應就診,由醫生放出積血。少數血腫感染,演變成甲下膿腫,則應去醫院拔除指甲。
手部皮膚損傷 手部皮膚損傷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見。
以壓、砸和切割傷最多見。電鋸和電刨是木工手部損傷的主要致傷物。手部皮膚損傷后,應及時處理,尤其是皮膚小傷口,極易被傷者忽略。有時微小的手指切割傷,傷口感染,發展成腱鞘炎、手掌間隙感染,嚴重的甚至全身感染。一般皮膚損傷應及時消毒清洗、包扎。傷后數天內不可弄濕傷口敷料。同時應按醫囑,注射破傷風抗毒素。
手部肌腱損傷 手部肌腱損傷多由銳器如刀片、玻璃等切割所致。肌腱斷裂多發生在手腕和手指。肌腱斷裂后,影響手指的活動功能。由于肌腱斷裂后,近端容易回縮,患者易忽視,僅作簡單包扎,以至延誤吻合修補的時機。因此,手部傷口較深時,應當到醫院請專科醫生作詳細檢查。一旦發現肌腱損傷,作專科處理。手指肌腱斷裂經醫生縫合后,并不是治療的結束。吻合處很容易發生粘連,影響手指活動。因此手術后,在醫生的指導下,早期應積極鍛煉手指的伸屈活動,爭取功能盡早恢復。
手部骨和關節損傷 手部骨塊包括8塊腕骨、5塊掌骨和14塊指骨。腕部骨折以舟狀骨骨折最多見。舟狀骨是一塊比較特殊的腕骨,由于血液供應特殊,骨折后不易愈合。容易發生缺血性壞死。跌倒后手掌撐地,傷后腕橈側腫痛,特別是在解剖“鼻煙壺”處有腫脹及壓痛。需要強調的是,有些舟狀骨骨折早期拍X線無法確定,如醫生疑有骨折可能,應聽從醫生勸告,傷后2周再拍片檢查,有可能發現骨折。舟狀骨骨折石膏固定的時間較長,有時甚至長達1年,骨折才能愈合。應耐心配合治療,保持石膏完整,若有損壞,須及時更換,切莫自行處理,固定不足或固定不良,均影響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