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被結石疾病多困擾,其中泌尿系結石的發病率較高,這對于患者的身體健康威脅很大,很多人不知道如何診斷出泌尿系結石,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如何鑒別出該疾病。
檢查項目
1.化驗檢查:尿液常規檢查可見紅細胞、白細胞或結晶,尿pH在草酸鹽及尿酸鹽結石患者常為酸性;磷酸鹽結石常為鹼性。合并感染時尿中出現較多的膿細胞,尿細菌學培養常為陽性,計數大于10萬/ml以上,并發急性感染及感染較重時,血常規檢查可見白細胞總數及嗜中性粒細胞升高。多發性和復發性結石的病人,應測定血、尿的鈣磷值、尿酸值等,以進一步明確結石的病因。
2.病史和體檢:病史中多有典型的腎絞痛和血尿,或曾從尿道排出過結石。查體可發現患側腎區有叩擊痛,并發感染、積水時叩擊痛更為明顯,腎積水較重者可觸及腫大的腎臟,輸尿管末端結石有時可經直腸或陰道 指檢觸及。
3.X線檢查:X線檢查是診斷腎及輸尿管結石的重要方法,約95%以上的尿路結石可在X線平片上顯影。輔以排泄性或逆行性腎盂輸尿管造影 ,可確定結石的部位、有無梗阻及梗阻程度、對側腎功能是否良好、區別來自尿路以外的鈣化陰影、排除上尿路的其它病變、確定治療方案以及治療后結石部位、大小及數目的對比等都有重要價值。密度低或透光懷石,加以輸尿管、腎盂充氣造影,結石則顯示更為清晰。
4.其它檢查:B超在結石部位可探及密集光點或光團,合并腎積水時可探到液平段。同位素腎圖檢查可見患側尿路呈梗阻型形。
根據解剖部位分幾種: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結石,以腎盂和輸尿管好發,癥狀典型的尿路刺激征(尿痛、尿急、尿頻),可伴血尿,完全性阻塞尿路后尿液反流可引起逆行感染出現發熱、發力、嗜睡煩燥等中毒癥狀,久之尿液壓迫腎臟,腎開始壞死,腎衰,出現尿毒癥。
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男性高于女性,腎與輸尿管結石多見于20~40歲的青壯年,約占70%左右;膀胱和尿道結石多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和5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尿石癥引起尿路梗阻和感染后,對腎功能損害較大,尤以下尿路長期梗阻及孤立腎梗阻時,對全身影響更為嚴重,處理上也較復雜,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尿路結石形成急性尿路梗阻時,臨床表現較為典型,其診斷并不困難。原發性尿路結石往往與某些疾病容易混淆。須與之鑒別的疾病有:
1.尿道狹窄尿道狹窄
主要癥狀為排尿困難、尿流變細無力、中斷或滴瀝,并發感染時亦可有尿頻、尿急、尿痛及尿道分泌物。某些外傷性尿道狹窄亦可能捫及尿道硬結。
尿道狹窄往往無腎絞痛史及尿砂石史,而有其原發病因,如損傷、炎癥或先天性、醫源性等原因;其排尿困難非突發性;尿道探通術可于狹窄部位受阻;X線平片無結石陰影,尿道造影可顯示狹窄段。
2.非特異性尿道炎
非特異性尿道炎時,可有尿痛、尿頻、尿急及尿道分泌物,慢性非特異性尿道炎可并發尿道狹窄而出現排尿困難。
非特異性尿道炎無腎絞痛或尿砂石史,無急性排尿困難,尿道捫診不能觸及硬結,X線檢查無結石陰影。
3.尿道損傷
尿道損傷可有尿道外口出血、尿道內疼痛及排尿困難,尿潴留,并發感染時可有尿道分泌物。
尿道損傷一般有明確損傷史,常伴尿外滲、局部皮膚腫脹、皮下瘀血,試插導尿管不易插入膀胱,并可由導尿管引出數滴鮮血,X線平片可見骨盆骨折等征象,無結石陰影。
4.尿道痙攣
由于尿道括約肌痙攣,可有尿道疼痛和排尿困難等癥狀,往往由精神緊張、局部刺激等因素引起。
以上就是關于泌尿系結石的診斷鑒別方法,這對于自己診斷該疾病有一定的幫助,建議大家在生活中要做好該疾病的預防護理工作,一旦不適,要及時治療,避免疾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