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和臨床表現
①有慢性進行性加重的膀胱刺激癥狀,經抗生素治療無明顯療效者;②尿常規(guī)檢查為酸性膿尿,尿中找見抗酸桿菌者;③有肺結核或其他腎外結核病灶存在,且尿液檢查異常者;④發(fā)現有附睪結核者。
2.尿細菌學檢查
①晨尿找結核桿菌,連查3次;②尿結核桿菌培養(yǎng),需特殊設備。
3.特殊檢查
①尿路平片:可發(fā)現患腎局灶鈣化或彌漫性全腎鈣化。②靜脈尿路造影(IVU):可了解病變程度和范圍。腎結核早期表現為腎盞邊緣不光滑,如蟲蛀樣改變。病變較重者,腎盞不規(guī)則地擴大和模糊變形,有時可見空洞形成。更為嚴重者,腎功能喪失,患腎不顯影,膀胱攣縮,對側腎呈不同程度的積水。③逆行腎盂造影:患腎顯影不滿意者作此項檢查,可顯示腎盞腎盂破壞情況及輸尿管形態(tài)變化。④膀胱鏡檢查:可見膀胱黏膜充血、水腫、結核結節(jié)、潰瘍、肉芽腫、瘢痕形成等病變,必要時取活組織檢查。當膀胱攣縮容量小于50ml時,不宜做膀胱鏡檢查。⑤多聚酶鏈反應(PCR):檢測結核桿菌的DNA用以診斷,但有一定假陽性率。⑥免疫學診斷:放射免疫測定或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結核桿菌的抗原及抗體,能迅速準確地診斷腎結核。
4.延誤腎結核診斷常見以下三種情況
①滿足于一般膀胱炎的診治,未追查引起膀胱炎的原因;②診斷為膀胱結核,而不了解膀胱結核幾乎多是繼發(fā)于腎結核,忽視了主要的腎結核病變;③發(fā)現附睪結核等而忽視了其與腎結核的密切關系,未進一步做泌尿系統(tǒng)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