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是全身結核的一部分,而泌尿、男性生殖系統其他部位的結核又多源于腎結核,所以腎結核既是其他部位的繼發灶,又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結核的原發灶。腎結核多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約占70%),男性多于女性。
腎結核是全身結核的一部分,而泌尿、男性生殖系統其他部位的結核又多源于腎結核,所以腎結核既是其他部位的繼發灶,又是泌尿、男性生殖系統結核的原發灶。腎結核多發生在20~40歲的青壯年(約占70%),男性多于女性。
人體感染結核菌時,結核菌經血循環到達腎即所謂原發感染,但并不發病,亦無臨床癥狀,只有在原發感染數年之后,原有病灶重新復發或體內其他部位原發灶繼續發展,有較大量細菌逸入血循環及免疫力下降所致。往往在肺結核發生或愈合10~20年才出現癥狀。
1.臨床表現
早期腎結核多無泌尿系臨床癥狀,只在尿檢查時可發現異常,僅微量蛋白及少許紅細胞,此時如作涂片或培養可找到結核桿菌。
(1)全身癥狀:腎結核的全身癥狀并不明顯,可能有結核病的中毒癥狀,如午后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如病變侵及生殖系統時可出現血精,精液減少等癥狀,侵及附睪時,自覺睪丸下墜脹感,可觸及附睪尾部不規則增大等改變。
(2)局部癥狀:
1)膀胱刺激征。腎結核發病緩慢,多數患者最初癥狀為尿頻,即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尿量不多。一般入睡后起來次數明顯增加。排尿時尿道伴有灼熱感或疼痛,即所謂尿痛,有尿意則急不可待所謂尿急。頑固性的尿頻、尿急、尿痛及終末血尿,從理論上講可由含膿細胞及結核菌的尿液刺激膀胱而發生。實際上絕大多數由結核病變侵及膀胱三角區所致。膀胱感染形成潰瘍,則尿頻次數更多。膀胱結核性潰瘍較深時,愈合過程中瘢痕形成導致膀胱萎縮。膀胱容量小到幾十毫升時,晝夜尿次數可達數十次,甚至百余次,睡后,可因尿頻數而尿床、尿痛增加,每于尿后恥骨上區疼痛難忍,一身冷汗,相當痛苦。作者遇到1例,高××,女性38歲患者,一年來,晝夜尿次數達50余次,平均5分鐘一次,長時間坐在便盆上,尿后疼痛難忍,苦不堪言。經治療一個月后,疼痛有明顯減輕,尿頻次數減少甚微。
2)血尿。血尿是腎結核患者常見癥狀之一,約占2/3(67.8%),主要為終末血尿。此因膀胱結核充血或潰瘍形成時,當排尿終末膀胱收縮所致出血,甚至滴出鮮血。當尿量少時,相對顯得尿的顏色較排尿開始時血色較重之故。如果腎出血嚴重,可為全血尿,可在腎盂及輸尿管內形成條狀凝血塊。偶有血塊或膿塊通過輸尿管時,誘發輸尿管痙攣可出現腎絞痛。
3)膿尿。膿尿也是腎結核常見癥狀,多數在鏡下可見大量的膿(白)細胞。腎臟破壞嚴重時,如膿腎,尿可呈米湯樣。
4)局部腫塊。個別患者于左、右上腹部可觸及硬塊狀,表面不光滑腎臟,如發生對側腎積水時該側或可觸及囊性包塊。部分患者可有腎病區壓痛或叩擊痛。
5)其他癥狀。有報告腎性高血壓者,主要為患側腎小動脈變狹窄,腎素分泌過多所致。以舒張壓升高為主。雙腎結核或一側結核對側腎積水晚期均可影響腎功能而出現慢性腎功能不全癥狀。
2.實驗室檢查
(1)尿抗酸桿菌檢查: 清晨第一次尿沉渣涂片, 連續3天, 約50%~70%可查到抗酸桿菌。留尿時女病人要清洗會陰部,男病人應將包皮上翻,清洗掉包皮垢,防止與一般抗酸桿菌相混。如患者正在進行抗結核治療時,還應停用所有抗結核藥一周,以提高結核桿菌的檢出率。如作結核菌培養,則陽性率可達90%。
(2)多聚酶鏈反應(PCR技術):能在試管內將結核菌的DNA擴增到幾百萬個同一種DNA片段,提高了結核菌的診斷率,因標本污染致假陽性過高,也只能供參考。
(3)結核菌素(PPD)試驗:陽性或強陽性有協助診斷意義。
3.影像學檢查
(1)X線平片:可觀察到雙腎輪廓大小、位置及腎、輸尿管、膀胱有無結石,鈣化或異物,腎結核鈣化多呈斑點狀,密度不均勻,干酪空洞型結核常見圍繞空洞壁鈣化,呈圓形或半圓形鈣化,多位于腎實質部,結石密度較均勻,多位于腎盞、腎盂、輸尿管及膀胱內。
(2)靜脈尿路造影及逆行腎盂造影:靜脈尿路造影不僅能顯示腎臟、輸尿管結核破壞情況,而且可對比對側的腎功能好壞。造影劑碘由腎排出時,可顯示腎盞及腎實質的破壞情況。早期腎盞邊緣不整齊如蟲蝕狀,腎盞失去杯形。結合斷層攝影可能更清晰,腎盞頸部可因結核性纖維化使其狹窄,甚至腎盞頸部完全梗阻而腎盞影像消失,腎實質干酪壞死可形成空洞,局限性結核膿腫可壓迫腎盂變形出現壓跡。如果腎臟全部破壞或輸尿管因病變完全梗阻,則患側腎可以完全不顯影,表現為該腎“無功能”但不能顯示該腎破壞情況?!盁o功能”腎即所謂“自家腎切除”,由于病灶內仍有大量結核菌存在,如不切除對患者終身都將有潛在危險,一旦免疫力下降他可作為病源向嚴重程度發展,甚至向其他部位蔓延。所以“自家腎切除”是指功能概念,并非指病灶已切除,醫務人員及患者不能產生誤解。
關于腎盂逆行造影問題,如果輸尿管導管能順利伸入時,造影即可顯示腎及輸尿管的結核病變,輸尿管結核表現為輸尿管僵直,管壁黏膜不光滑,呈蟲蝕樣表現,有的管腔狹窄或擴張。但膀胱容量小于100ml或膀胱病變嚴重,插管常不易成功,而且膀胱鏡檢查易造成大出血或膀胱穿孔,是膀胱鏡檢查及逆行腎盂造影的禁忌。
(3)經皮腎穿刺:經皮腎穿刺一則可造影,二則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對靜脈尿路造影顯示不清,逆行造影禁忌或失敗時,可考慮用穿刺針經皮膚刺入擴大的腎盂內,抽出少許尿液,作尿常規及涂片找結核菌,再注入造影劑,即可顯示出腎盂及輸尿管影像,亦可取活體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
(4)膀胱鏡檢查:膀胱結核的早期,可看到黏膜上的結核結節,發生潰瘍后則可看到暗紅色的肉芽創面,這些病變開始主要在病例輸尿管口附近,但很快蔓延到膀胱三角區和其他部位。膀胱鏡檢查除診斷膀胱有無結核病變外,尚可插入輸尿管導管收集兩側尿作檢查和作逆行性尿路造影。但應注意上面所述禁忌證。
(5)CT檢查:晚期腎結核,特別是“無功能”腎,閉塞性寒性膿腫時,CT優于靜脈尿路造影,CT可清楚地顯示擴大的腎盂、空洞、鈣化、增厚的腎盂及輸尿管壁及腎周圍的病變。
(6)超聲檢查:有助于空洞及腎盂積水的診斷,尤其監測對側是否發展成腎盂積水有重要意義。
根據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及X線等影像學檢查,對典型的腎結核不難作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