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靜脈高壓是由門靜脈壓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癥候群。絕大多數病人由肝硬化引起,少數病人繼發于門靜脈主干或肝靜脈梗阻以及一些原因不明的因素。當門靜脈不能順利通過肝臟會流入下腔靜脈就會引起門靜脈壓力增高。表現為門-體靜脈間交通支開放,大量門靜脈血在未進入肝臟前就直接經交通支進入體循環,從而出現腹壁和食管靜脈擴張;脾臟腫大和脾功能亢進;肝功能失代償和腹水等。
門靜脈高壓,有不同因素引起的門靜脈血流受阻而導致門靜脈壓力增高,以及脾臟腫大,腹水,側支循環開放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綜合征。發生機理主要為肝臟或相關的血管病引起肝內,外血管阻塞以致門靜脈血流不暢而發生瘀滯。病因有肝硬變,門靜脈炎,門靜脈血栓形成,癌腫的侵潤與壓迫,先天性門靜脈狹窄或閉鎖等。
分類
1. 肝硬化門靜脈高壓: 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最常見。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變、血吸蟲性硬變等。
2.肝外門靜脈高壓: 約占5—10% 我國少見。
(1).孤立性脾靜脈血栓形成: 約占5%, 是唯一能治愈者。
(2).區域性或左側門靜脈高壓: 少見
癥狀體征
1. 脾大脾功亢進:肋緣下可捫及腫大的脾臟,大小不等,有的達臍或臍下稱巨脾。早期較軟,晚期變硬。脾功亢進表現為白細胞總數降至3×109/L 以下,血小板降至70--80×109/L以下。還可出現貧血。
2.嘔血便血: 有50—60%的病人,有靜脈曲張而大出血。因擴張的靜脈壁和粘膜變薄,當進食粗糙食物損傷破裂或腹內壓增高時破裂出血。一般出血量大不易自停。常突然破裂大出血,以嘔吐鮮血為主,并解稀黑大便。可反復出血。常因失血性休克或出血引起肝組織嚴重缺氧,導致肝昏迷而死亡。首次出血死亡率達25%,多數病人在第一次出血后1一2年內再次出血。
3.腹水: 約1/3的病人出現腹水。同時伴乏力、腹脹、食欲減退。
4.其它:有的出現肝腫大、黃疸、蜘蛛痣、肝掌、肝昏迷等。
引起腹水的原因有
(1).肝功能損害白蛋白降低。
(2).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加導致的水鈉潴留。
(3).門靜脈區毛細血管濾過壓增加,淋巴液回流不暢自肝表漏入腹腔。
輔助檢查
1.B超:可了解肝脾大小,肝有否硬化。
2.肝功能測定:白蛋白降低,轉氨酶增高,膽紅素增高等。
3.鋇餐照片: 可了解胃底食道下端有無靜脈曲張。
4.胃鏡: 可了解胃底食道下端有無靜脈曲張。
5.腎盂靜脈造影: 需作脾腎靜脈吻合分流手術者,術前了解雙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