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schizophrenia)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精神分裂癥的終身患病率大概為3.8‰-8.4‰,美國的研究,終身患病率高達13‰;我國1994年調查數據,城市地區患病率7.11‰,農村4.26‰。精神分裂癥病因復雜,尚末完全闡明。多起病于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和內心體驗不協調,脫離現實。一般無意識障礙和明顯的智能障礙,可有注意、工作記憶、抽象思維和信息整合等方面認知功能損害。病程多遷延,反復發作,部分患者發生精神活動衰退和不同程度社會功能缺損。
1、幻覺
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的表現是幻聽,主要是言語性幻聽。病人聽見鄰居、親人、同事或陌生人說話,內容往往是使病人不愉快的。
2、幻視
精神分裂癥幻視的形象往往很逼真,顏色、大小、形狀清晰可見。幻視的形象也可在腦內出現,病人說是用“內眼”看見的,即假性幻視。
3、感知綜合障礙
在精神分裂癥并不少見。人格解體在精神分裂癥有一定特點,如病人感到腦袋離開了自己的軀干,喪失了體重,身體輕得好像風能吹起來,走路時沒感到下肢的存在等。
4、妄想
是精神分裂癥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在部分病例中妄想可非常突出。內容上以被害妄想、關系妄想、影響妄想最為常見。此外,還可見疑病、鐘情、自責自罪、嫉妒等妄想。
5、緊張癥
此綜合征最明顯的表現是緊張性木僵:病人緘默、不動、違拗或呈被動服從,并伴有肌張力增高。病人的姿勢極不自然,如病人臥在床上,頭與枕頭間可隔一距離(空氣枕頭),也有日夜不動地閉目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