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步,導致了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模式,市場竟爭也日益加劇,每個人每天都面對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承受能力較弱的朋友就會隨之患上神經性疾病,其中精神分裂癥就是其中之一。提及精神分裂癥,大家莫名會感到恐懼和害怕,在此情況下我們要勇敢面對,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偏執型精神分裂癥案例
李某,男,22歲,未婚,漢族,中專畢業,糧食局職員。
1984年7月父病故又加失戀,開始失眠,呆滯,郁郁不樂。說“我活不了多少天了,我有罪,領導認為是我讓單位的其他人犯了錯誤。”拒絕就醫。聽到火車鳴響就害怕,說“了不得,天下在亂了。”不出門,獨處一隅,喃喃自語自笑。于8月送入某市精神病院,診斷為“抑郁癥”,給予阿咪替林、冬眠靈等治療,19天后家屬要求出院,返家途中突然凝視前方,旋即返身驚恐而逃,說“前面有一道白光太厲害了”而其兩位兄長均未見到。聽見鳥鳴狗叫也恐慌,在家休息數月,至1985年元月去上班,尚能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對人說他耳邊常聽到一些說話聲,內容則說不出。至1985年5月份,見到公安人員就恐懼,口稱“我有罪”,回家后即問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們談過話嗎?為什么我想的事別人都知道?”不時側耳傾聽“地球的隆隆響聲”。一次,聽到汽車聲就惶恐地說:“社會大亂了”;看見小汽車則恐懼地問家人:“那是不是來逮捕我的?”某晚仰臥于床,忽然說:“怎么我在屋里能看見天?”
本例病人具備多項Dchneider首級癥狀,如評論性幻聽,被動體驗,思維被奪,思維被揭露等,足夠診斷為精神分裂癥;且幻覺,妄想突出,在臨床相中占主要地位,符合偏執型的診斷標準。
偏執型精神分裂癥的發病原因
1、偏執癥狀來源于防御機制的否認與投射,一個人不會有意識地承認自己的不足與不信任,但卻把它投射到他人。遺傳因素不明顯。
2、與病前性格特征和環境因素有關。偏執癥狀極易發生在偏執性人格或素質比較敏感的人,具有敏感多疑主觀固執、容易激動、自尊心強、自命不凡、自我中心、愛好幻想等特征。
3、在性格的基礎上,環境中的精神病因素可能是主導的原因。社會隔離也與其發生有關,如難民、移民都較易發生偏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