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記憶力也在逐步減退,一個人的記憶力是判斷老化程度的關鍵所在。在加上其它外在原因導致老年人患上老年癡呆的機率不斷增大。下面求醫小編將為大家講解一下老年癡呆癥的診斷手段,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患者朋友。
診斷老年性癡呆患者需作哪些檢查
診斷老年性癡呆
1、血液化驗檢查
血管性癡呆與高血壓、腦動脈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等有關,故作血脂、血糖檢查對癡呆的病因診斷有參考意義。
老年癡呆癥的臨床診斷思路
2、腦電圖
腦電圖是一項無損傷、安全的臨床輔助檢查,可幫助了解和判定大腦功能。一方面癡呆早期腦電圖不一定有異常,而有人統計正常人有10% ~ 15%腦電圖異常;另一方面,癡呆的腦電圖改變為非特異性,故腦電圖檢查只能作為參考,單憑有無腦電圖異常,不能確定是否為癡呆,必須結合臨床情況考慮決定。
若臨床檢查確定為癡呆,則腦電圖異常變化可提示癡呆的病因、程度。血管性癡呆在腦電活動普遍變慢的基礎上,有局限性異常波。阿爾茨默病性癡呆早期腦電圖變化不大,但病情發展后,則表現有 節律頻率減慢,最后 節律消失,呈以慢波占優勢的腦電活動。如患者似有明顯的癡呆表現,但腦電圖正常,也缺乏神經系統的其他陽性體征,應高度懷疑假性癡呆。
3、癡呆量表檢查
有助于證明認知和記憶的缺陷及其定量程度,但不能作為病因診斷,也不能單憑癡呆量表檢查結果就判斷被檢查者是否癡呆,必須結合臨床表現、病史綜合分析,尤其是對于輕度癡呆和高文化水平者。國際上常用的癡呆量表有精神狀態簡易速檢表,長谷川癡呆量表或修改的長谷川癡呆簡易智能量表等。
4、神經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可提供癡呆的腦組織損害等異常情況,這是近年來醫學的一個突破性進展。頭顱CT由于它對人體無損傷,方便快捷,故被廣泛應用于癡呆患者。頭顱CT在血管性癡呆的診斷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老年性癡呆早期CT可正常,以后出現腦萎縮、腦溝增寬和腦室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