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癡呆發病最初的癥狀是記憶障礙,主要表現為近期記憶的健忘,還有一部分人表現為性格孤僻,以自我為中心,對周圍事物不感興趣,缺乏熱情,與發病前相比判若兩人。研究結果顯示,社交活動會對人體的腦部產生刺激,能夠很好地預防老年癡呆。
老年性癡呆癥的臨床診斷思路
1、根據癡呆的定義和診斷標準明確是否為癡呆
對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現獲得性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障礙,并有失語、失用、失認和抽象思維或判斷力中至少一項障礙),妨礙患者的社會活動或日常生活,可擬診癡呆(建議認知功能損害最好由神經心理評估客觀證實)。最后還應排除意識障礙、譫妄,排除假性癡呆(抑郁等導致)以及短暫意以混亂和智能下降(藥物、毒物等導致)等后方可確立診斷。
2、確定癡呆類型
病因學診斷步驟可分為幾步:
(1)皮質性特征還是皮質下特征;
(2)有無多發性缺血發作特征;
(3)有無運動障礙;
(4)有無明顯的情感障礙;
(5)有無腦積水。根據上述癡呆診斷步驟,可確定大多數癡呆患者的病因。
3、依據臨床表現、日常能力受損情況、認知坪估等確定癡呆的嚴重程度。
常用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或總體衰退量表(CDS)做出嚴重程度的診斷。
老年性癡呆癥的診斷標準
癡呆的診斷標準包括癡呆本身的診斷標準和癡呆亞型的診斷標準。
1、懷疑標準
在發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釋癡呆的神經、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癡呆合并全身或腦部損害但不能把這些損害解釋為癡呆的原因;無明顯病因的單相認知功能進行性損害。
2、可能標準
臨床檢查為癡呆,并由神經心理檢查確定;進行性惡化;意識狀態無改變;40—90歲起病,常在60歲以后;排除了系統性疾病或其他器質性腦病所致的記憶或認知障礙。
3、支持可能診斷標準
特殊認知功能的進行性衰退(如失語、失用、失認);日常生活能力損害及行為的改變;家族中有類似病人;實驗室檢查結果,腰穿腦壓正常,腦電圖正常或無特異性改變,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標準
突然及腦卒中樣起病;病程早期出現局部的神經系統體征,如:偏癱、感覺障礙和視野缺損等;發病或病程早期出現癲癇或步態異常。為研究方便,可分為下列幾型:
①家族型
②早發型,發病年齡<60歲
③21號染色體三聯體型
④合并其他變性病,如帕金森病等
5、很可能標準
根據癡呆綜合癥可作出;存在有繼發性系統或腦部疾病可作出
6、確定標準
臨床很可能,且有病理證據。
溫馨提示:對一個可疑癡呆病人,首先要評定有無認知障礙,障礙累及了哪些功能,以及障礙的嚴重程度,這就要進行神經心理學測驗。一般來說,老年癡呆癥的確診主要考記憶測試和簡易智商能量表、進一步用記憶測試、血液流動研究和腦電圖來診斷。
【參考文獻:《十大心理疾病探秘:從兒童孤獨癥到老年性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