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妊娠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胎兒,稱為多胎妊娠。多胎妊娠的妊娠期、分娩期并發癥多,新生兒死亡率高,故屬高危妊娠。為改善妊娠結局,除早期確診外,應加強孕期保健并重視分娩期處理。那么,導致多胎妊娠的病因有哪些呢?
1、遺傳因素
多胎妊娠有家庭性傾向,凡夫婦一方家庭中有分娩多胎者,多胎的發生率增加。單卵雙胎與遺傳無關。雙卵雙胎有明顯遺傳史,若婦女本身為雙卵雙胎之一,分娩雙胎的概率比丈夫為雙卵雙胎之一者更高,提示母親的基因型影響較父親大。
2、年齡及產次
年齡對單卵雙胎發生率的影響不明顯。Hauser等發現單卵雙胎發生率在20歲以下婦女為3‰,>40歲者為4.5‰。雙卵雙胎發生率隨年齡的增長顯著升高,在15~19歲年齡組僅2.5‰,而30~34歲組上升至11.5‰。產次增加,雙胎發生率也增加,Chai等(1988)報道初產婦為21.3‰,多產婦為26‰。
3、內源性促性腺激素
自發性雙卵雙胎的發生與體內促卵泡激素(FSH)水平較高有關。Mastin等(1984)發現分娩雙胎的婦女,其卵泡期早期血FSH水平明顯高于分娩單胎者。婦女停服避孕藥后1個月受孕,發生雙卵雙胎的比率升高,可能是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導致多個始基卵泡發育成熟的結果。
4、促排卵藥物的應用
多胎妊娠是藥物誘發排卵的主要并發癥。與個體反應差異、劑量過大有關。應用人類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治療過程中易發生卵巢過度刺激,以致多發性排卵,發生雙胎的機會將增加20%~40%。
求醫網溫馨提示
通過根據病史、產科檢查,多胎妊娠的診斷不難確認多胎妊娠,有疑問時可借助于B型超聲顯像等輔助檢查。另外孕反應較重;進入孕中期后體重增加多、下腹作脹不適,也可作為判斷多胎妊娠的依據。
【參考文獻:《孕產期危重癥急救》《妊娠分娩育兒實用大百科(超值白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