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淋巴水腫的原因
下肢淋巴水腫發病的原因可分為兩大類:
(一)原發性淋巴水腫:
由淋巴管發育異常所致,多數是淋巴管發育不良,少數為淋巴管異常增生擴大。
(二)繼發性淋巴水腫:
①感染造成淋巴管阻塞,如鏈球菌感染、絲蟲感染等。②因癌腫施行放射治療和淋巴結清掃術后等引起的淋巴水腫或腫瘤壓迫所致的淋巴水腫。③惡性腫瘤阻塞淋巴管產生淋巴水腫。原發性淋巴系統惡性腫瘤見于淋巴瘤、Kaposi瘤及淋巴管肉瘤。繼發性淋巴系統惡性腫瘤是其它器官惡性腫瘤的轉移灶。有時原發灶小、不易發現。臨床表現為慢性、無痛性、進行性淋巴水腫。因此對原因不明的淋巴水腫,應警惕腫瘤的可能性,必要時淋巴結活檢明確診斷。④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肺炎、流行性感冒、傷寒等)、妊娠等。
下肢淋巴水腫的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腫脹,開始于足踝部,以后涉及整個下肢,早期富含蛋白的淋巴液在組織間隙積聚,形成凹陷性水腫,皮膚尚正常。晚期由于組織間隙中積聚的蛋白濃縮、皮下組織的炎癥和纖維化等原因。因此水腫呈非凹陷性,皮膚增厚,干燥,粗糙,色素沉著,出現疣或棘狀物。淋巴水腫的程度可分為:①輕度:肢體水腫呈凹陷性,抬高肢體后可減退或消失,皮膚無纖維化樣損害。②中度:水腫壓之不再凹陷,抬高肢體水腫消退不明顯,皮膚有中度纖維化。③重度:出現象皮腫樣皮膚變化,繼發性淋巴水腫常有復發性淋巴管炎和逐漸加重的淋巴水腫。淋巴管炎發作時,局部紅腫、疼痛、淋巴結腫大有壓痛,常伴有突發性寒戰和高熱。
下肢淋巴水腫的檢查和診斷
晚期下肢淋巴水腫具有典型的象皮腿特征,診斷并不困難,由于能引起下肢腫脹的疾病較多,如深靜脈血栓形成、血管神經性水腫、動靜脈瘺等,但上述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史和表現,鑒別診斷一般較易。對下肢腫脹原因不明者,為了排除或區別淋巴病變的原因,可以作放射性核素淋巴管造影和淋巴管造影檢查患者,后者又有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直接分鐘法是從趾蹼皮下注入美藍使淋巴管顯示,經皮膚淺表切口暴露后直接穿刺注入含碘造影劑;間接法是在水腫區皮內注入可吸收造影劑,然后攝片。
下肢淋巴水腫的預防和處方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對于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所造成的淋巴管炎,初次發作時,就要徹底處理患者,抗生素的用量要足夠,療程適當延長。足癬是致病菌侵入的一個常見因素,應予抗霉菌治療。
2、皮膚護理,預防感染,損傷。一定量的運動。
3 非手術暫時療法:包括抬高患肢,穿彈力襪,限制水鹽攝人,使用利尿劑,預防感染以及烘綁療法。烘綁療法有電輻射熱治療器和烘爐法兩種,溫度一般調節在 80~100℃之間,每日1次,每次1小時,20次為一療程,同時使用彈力繃帶將患肢加壓包扎,每個療程相隔1—2個月,一般在治療1—2個療程后,患肢組織松軟,肢體逐漸縮小,丹毒樣發作明顯減少。通過反復熱效應刺激,使局部組織代謝活動加強,促進淋巴管的再生與淋巴回流的恢復。
4、手術療法:目前應用的手術療法有如下四種:
①全皮下切除植皮術;②真皮皮瓣埋藏術;③帶蒂大網膜移植術;④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或淋巴結-靜脈吻合術。
5、骨胳肌系統引流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