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腫是指機體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軟組織液在體表反復感染后皮下纖維結締組織增生,脂肪硬化,若為肢體則增粗,后期皮膚增厚、粗糙、堅韌如象皮,亦稱“象皮腫”。
檢查一、診斷性穿刺組織液分析:
皮下水腫組織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難病例的鑒別診斷。淋巴水腫液蛋白含量通常很高,一般在1.0~5.5g/dl,而單純靜脈郁滯、心力衰竭或低蛋白血癥的水腫組織液蛋白含量在0.1~0.9g/dl。本項檢查只需注射器和細針即可操作,方法簡單、方便。但不能了解淋巴管的病變部位及功能情況,是一粗略的診斷方法。
檢查二、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造影是穿刺淋巴管注射造影劑,攝片顯示淋巴系統形態學的一種檢查方法,可用于鑒別淋巴水腫與靜脈性水腫、鑒別原發性與繼發性淋巴水腫,以及擬行淋巴-靜脈吻合術者。
1、方法:
多采用直接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法。先在足背第1~4跖骨水平皮下注射伊文思蘭0.25~0.5ml,3~5分鐘后可見藍色細條狀淺表淋巴管。局麻下切開皮膚分離淺表淋巴管,在其近、遠端各繞過一根細絲線,暫時阻斷近端,使淋巴液滯留,用27~30號針頭穿刺淋巴管,固定針頭、連接注射器,以 0.1~0.2ml/分鐘的均勻速度注射Ethiodol12ml(乙碘油)。注射2ml后在踝關節及盆腔攝片,鑒定造影劑有無外滲。注射畢拔出針頭,結扎淋巴管以防淋巴漏,縫合皮膚、造影攝片。
2、淋巴管造影的異常表現:
⑴原發性淋巴水腫:淋巴管瓣膜缺如或功能不全,淋巴管擴張迂曲。
⑵繼發性淋巴水腫:淋巴管中段,遠端淋巴管擴張、迂曲,數目增多且不規則。轉移性淋巴結可見淋巴結內充盈缺損、邊緣呈蟲蝕狀。
3、淋巴管造影的并發癥:
⑴切口感染,淋巴漏。
⑵全身性反應:發熱、惡心、嘔吐,對造影劑過敏可產生周圍循環衰竭。
⑶局部淋巴管反應性炎癥,使淋巴水腫加重。
⑷肺栓塞:造影劑可能壓力增高通過吻合側支進入靜脈,引起肺栓塞,發生率為2~10%,文獻有因肺栓塞致死的報道。
檢查三、同位素淋巴管造影:
用同位素顯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腫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減少程度與淋巴水腫的嚴重程度相關。可鑒別淋巴性水腫與靜脈水腫,其診斷淋巴水腫的敏感度為 97%,特異性為100%。與淋巴管X線造影術相比,核素顯象操作簡單,診斷明確。但它不能將淋巴管和淋巴結解剖定位。若考慮淋巴管手術則仍以淋巴管X線造影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