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于結核桿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各器官均可累及,以肺結核最為常見。盜汗則是結核病最常見的一種癥狀,表現為睡中出汗、醒時汗止,多為活動性肺結核的表現。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肺腎陰虧、虛火內擾所為,當以養陰潤肺、清熱瀉火為治,可選用下列外治法。
(1)敷臍療法
先將肚臍周圍擦干,然后取新啟封的傷濕止痛膏貼于肚臍,粘緊即可,3日換藥1次,3次為1療程,連續2~3個療程。可益腎養陰。
(2)敷足療法
①酸棗仁、五倍子各等份,研為細末,貯瓶備用。于就寢前取藥粉20~30克,加蜂蜜調成糊狀,敷于雙足心,用繃帶或布條固定,翌晨取下,一般連續3~5次可愈。可養陰止汗,適用于結核病盜汗。
②吳萸10克,米醋適量。將吳萸研為細末,每取適量米醋調為糊狀外敷雙足心涌泉穴,傷濕解痛膏固定,每日1劑,連續3~天。可引熱下行,適用于結核病盜汗、發熱。
(3)填臍療法
①五倍子5份、朱砂3份,共研細末備用。使用時取藥末適量填滿肚臍孔,然后用麝香止痛膏外蓋固定,24小時換藥1次,一般連續換藥2~4次可使汗明顯減少,直至痊愈。可收斂止汗。
②煅龍骨、煅牡蠣各等份,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每次取藥末適量,用米酒調成稀糊狀,外敷于肚臍孔處,外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晚1次,連續5~10天。可收斂止汗,適用于肺結核盜汗。
(4)浴足療法
①伸筋草、麥稈各適量。上藥擇凈,放人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溫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劑,連續7~10天。可收斂止汗,適用于結核病盜汗。
②五味子、銀杏葉、黃芪各等量。上藥擇凈,放人藥罐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鐘后,水煎取汁,放人浴盆中,自然降溫后浴足,每日2次,每次1劑,連續7~10天。可益氣止汗,適用于盜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