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的智商用韋氏智力量表測量,處于70—90之間時,就屬于邊緣狀態,他既未達到正常的智力水平,也不屬于智力低下,是由于大腦的發育有輕度的障礙,影響了一些大腦高級精神活動,例如,在抽象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比正常的孩子要發展慢一些,學習的效果要受到一定的影響。
造成孩子的智力處于邊緣狀態的原因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培養問題,例如,先兆流產、難產窒息、產鉗助產、懷孕期間情緒緊張不安等,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神經功能的發育。在后天撫育方式上,家長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對孩子很少進行科學的訓練,有的甚至不送孩子上幼兒園和學前班,使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輸給了其他孩子。到了小學期間,在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方面當然要差于其他受過訓練的孩子,還有的家長與此相反,因為覺得孩子各方面弱些就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有些孩子很大了還不會自己系鞋帶、擦屁股,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在一旁盯著,甚至手把手教孩子,代替孩子做題,輕易地告訴孩子現成答案等,造成孩子依賴性強,缺乏自信心和獨立性。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運動協調能力訓練得更少,他們動作笨拙、拖拉,體育不能達標,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學習能力的發展,但是,家長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些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但不是嬌慣和過多的保護,更不應該放棄不管。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智商測查結果是低于正常時,就以為沒有什么辦法,孩子也就這樣了,讓醫院開個證明能給學校交差就行了,有些學校和老師也是這個態度,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孩子的智力水平在成年以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有50%是由遺傳決定的,50%是由后天環境決定的。一般大腦神經系統要到25歲才停止發育。如果說17歲智商可以得到100分的話,有50分是在5歲以前獲得的,5—8歲可以獲得30分,8—17歲可以獲得20分,但是必須通過科學的訓練來開發和提高,越早訓練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