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動脈瘤多見于腦底動脈分叉之處。按其發病部位,4/5位于腦底動脈環前半,以頸內動脈、后交通動脈、前交通動脈者多見;腦底動脈環后半者約占1/5,發生于椎基底動脈、大腦后動脈及其分支。
腦動脈瘤破裂時,常有前驅癥狀如頭痛,繼之發生出血癥狀,表現為劇烈頭痛、煩躁、惡心嘔吐等腦膜刺激征,隨之出現顱內壓增高。可伴有意識障礙和相應部位的神經定位癥狀。腦動脈瘤出血形成較大血腫者,病情多急劇惡化,出現腦疝危象。那么如何預防腦動脈瘤的發生呢?
預防腦動脈瘤
1.從兒童時期就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飲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每天食多種蔬菜、水果。這樣可以預防腦血管病變。
2.加強自身修養,遇事冷靜、不急躁、少發脾氣,減少腎上腺素色額外分泌,減少或延緩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發生。
3.對于已有動脈瘤潛在疾病的患者,如何注意避免誘發因素十分必要。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保持大小便通暢、及時治愈咳嗽、避免情緒激動,減少對顱內壓的影響,避免動脈瘤破裂出血的發生。
腦血管造影是最確切的輔助診斷方法,應行全腦血管造影。CT掃描有時可以顯示出動脈瘤病灶。MRI檢查不僅可顯示出動脈瘤,有時尚可見到附壁血栓。一旦診斷為腦動脈瘤,應采取手術治療,以求根治,避免大出血危險。采用開顱直接處理動脈瘤的手術方法,也可采用動脈內栓塞治療。
顱內動脈瘤系指腦動脈壁的異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見原因。腦動脈瘤患者的術后護理方法有哪些呢?
病情觀察
觀察生命體征,盡量使血壓維持在一個穩定水平;避免一切可以引起顱內壓增高的因素,如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劇烈運動、用力排便或咳嗽等;介入栓塞治療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減少刺激,防止癲癇發作,安裝好床檔,備好搶救用藥,防止意外發生,盡量將癲癇發作時的損傷減少到最小。
一般護理
抬高床頭15~30°,以利靜脈回流、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術后絕對臥床2天,限制體力活動3~4周,以防彈簧栓子移位;給予下肢尤其是腓腸肌處環狀按摩,以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做好口腔皮膚護理,按時翻身,按摩受壓部位;留置導尿管者應保持其通暢,按時進行膀胱沖洗和尿道口消毒,防止并發癥發生。 嚴密觀察穿刺肢足動脈搏動情況及下肢溫度、顏色和末梢血運情況,觀察穿刺局部有無滲血及血腫、瘀斑形成。 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偏向一側,吸盡分泌物,定時翻身、拍背,以利痰液排出;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