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囊腫是常見的口腔疾病,頜面部囊腫有軟組織囊腫和頜骨囊腫兩大類。軟組織囊腫主要有涎腺囊腫(如舌下囊腫、粘液囊腫和頜下腺囊腫等),和發育性囊腫(如口底表皮囊腫、甲狀舌管囊腫、鰓裂囊腫等)。口腔頜面囊腫的治療方法有什么?
(一)粘液囊腫
又稱粘液腺囊腫,在口腔粘膜下組織內,分布著數以百計,能分泌無色粘液的小涎腺,稱為粘液腺,以下唇、軟腭、舌尖腹面分布最多。其排泄管開口于口腔內,由于排泄管受到創傷,粘液外漏而形成囊腫。常見于下唇,且多發生有咬唇習慣者。囊腫位于粘膜下,呈半透明狀小泡,表面覆蓋正常粘膜,出現數日后可因食物等磨擦,囊膜破裂而消失,但不久又可出現,多次復發后粘膜產生疤痕組織,使半透明水泡變成白色硬結。主要治療為切除囊腫及周圍粘液腺組織,也可用激光或冷凍治療。
(二)舌下腺囊腫
舌下腺是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對,位于舌下間隙內,有導管約8~20個,直接開口于口腔內,少數集合成一個導管,開口于頜下腺導管、分泌較為粘稠的粘液。囊腫的發生可能是由于分泌導管的創傷,使粘液外漏,逐漸為周圍的結締組織所包繞而形成的。所以,舌下囊腫的囊壁有上皮襯里者極為少數,有上皮襯里的舌下囊腫,仍可能為導管排出受阻,粘液潴留而形成的。
舌下囊腫多見于青少年,先發生在口底的一側,位于粘膜與口底肌肉之間,表面覆蓋很薄的正常粘膜,透過粘膜可見淡藍色、柔軟、有波動感的囊性腫物,緩慢增大,可逐漸擴展到對側口底,將舌上抬,形成重舌,影響說話、進食甚至呼吸。囊腫也可沿頜舌肌后緣向頜下區伸展,呈啞鈴狀,在口底和頜下區同時出現。少數舌下囊腫主要向頜下三角及頸上部隆起,口底癥狀不明顯,而被誤認為頜下腺囊腫。舌下囊腫可有繼發感染,出現疼痛及感染癥狀。也可因損傷破裂,流出粘液而暫時消失,數日后又逐漸增大。根據臨床表現,診斷并不困難,但需與口底表皮囊腫、口底局限性血管瘤等相鑒別。治療主要為外科手術,過去采用囊腫摘除或袋形手術,復發率很高。目前多作舌下腺切除術,即使遺留部分囊壁,亦少有復發者。手術中要防止誤傷頜下腺導管、舌動脈、舌深靜脈和舌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