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專業性對粘液腺囊腫進行診斷,腮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外,在嘴唇、頰黏膜、舌頭或者口底有許多分泌唾液的小唾液腺,它們位于薄薄的黏膜下面,都有一個小小的導管分泌唾液到口腔里,量很小,潤物細無聲,一般是感覺不到的。某種原因導致的導管破裂或者阻塞,小腺體分泌的唾液不能正常的分泌到口腔里,就在原地匯集成一個小泡,一般為綠豆到花生米大小,軟軟的還有點彈性,半透明,不痛。粘液腺囊腫最好發的部位是下唇和舌尖,這是因為舌體運動常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覺或者不自覺的咬下唇的動作而使黏膜下腺體受傷,從而發病。
粘液腺囊腫臨床診斷方法
1、有反復發作,口腔粘膜下小的透明小泡狀腫物,泡內容物為粘稠的蛋清狀液;有局部咬傷史。破裂后流出透明無色粘液史。初次發作者可無此病史。
2、好發于下唇、舌尖、舌下以及頰粘膜,呈淡藍色柔軟狀腫塊,境界清楚,基底部可活動,有時突出表面呈魚泡狀,一般直徑在0.5—lcm左右。
3、大涎腺囊腫:為發病部位處于口腔頜面部相應大涎腺部位,表現為該部位的腫脹及阻塞癥狀,導管口分泌功能異常。舌下腺囊腫穿刺抽出蛋清狀粘稠液;頜下腺及腮腺囊腫穿刺抽出液體較為稀薄;抽出液淀粉酶試驗陽性。
4、病理學診斷證實。
粘液腺囊腫和潰瘍還是不一樣的,首先,長的樣子不同。黏液囊腫圓圓胖胖的,而潰瘍則是黏膜潰爛,表面黃白色,周邊紅紅的。其次,黏液囊腫一般不疼,而潰瘍的疼痛是比較厲害的,尤其是多發性的,深受其害的朋友都有印象,連吃飯都困難。最后,雖然二者看起來都能自己消失,但其實完全不一樣。潰瘍是真正的愈合了,臨床上叫自愈,(臨床上可怕的潰瘍是不能自愈、還有隆起的潰瘍,超過一個月不愈合,而且周邊硬硬的潰瘍一定要重視)。下次再出現是新發的,一般位置會變化;而囊腫的“消失”只是包沒了,不用幾天就在同一個位置再次出現,是同一個病變的延續。
粘液腺囊腫除了這些常見的小唾液腺黏液囊腫,還有一種常見于青少年的唾液腺囊腫,就是舌下腺囊腫。最典型的舌下腺囊腫是位于口底(舌頭下面),它是舌下腺發生的囊腫,原因一樣,也是導管破裂或者阻塞。不過,舌下腺囊腫大很多,有時候可以擴展到對側,能把舌頭抬起來。摸上去軟軟的,和小唾液腺囊腫一樣,破潰后流出較多的蛋清樣黏液,幾天后,創口愈合,囊腫又長大如初。小唾液腺黏液囊腫的治療目前多采用手術治療,因為囊腫位于黏膜下,肌肉層之上,比較表淺,手術難度和風險都不大。只要患者能夠配合,一般都能在門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