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又稱艾滋病,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HIV感染引起T淋巴細胞損害,導致持續性免疫缺陷,并發機會性感染及罕見惡性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RNA病毒,有HIV-1、HIV一2兩個類型,HIV引起世界流行。WHO初步統計,全球HIV感染者已超過2000萬,其中500萬以上已發展為AIDS。據報道HIV感染者中18%以上為婦女,其中85%為生育年齡婦女。
傳播途徑
母嬰垂直傳播、性傳播及靜脈注射藥物是HIV感染的三大途徑。HIV存在于感染者的體液,如血液、精液、眼液、陰道分泌物、尿液、乳汁、腦脊液中,可經同性及異性性接觸直接傳播。HIV感染之孕婦在妊娠期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或分娩時經軟產道及出生后經母乳喂養感染新生兒。其次為血液傳播,多見于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接受HIV感染的血液、血制品;接觸HIV感染者的血液、粘液等。婦女感染途徑多為性接觸,其次與吸毒有關。
HIV感染對母兒的影響
HlV感染本身對妊娠無直接影響(胎兒出生體重、分娩孕齡及流產率等方面),然而由于妊娠本身的免疫抑制,加速了從感染 HIV到發展為AIDS的病程,也加重了AIDS和相關綜合征的病情。免疫力下降、崩潰,導致機會性感染、全身嚴重感染及惡性腫瘤等各種疾病的發生,增加母兒死亡率。AIDS在美國已成為育齡婦女和1~4歲兒童前l0位致死原因之一。